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 )。
A.贷款
B.应收款项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1题:
下列交易或事项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有( )。
A.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B.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损益
C.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的相关费用
D.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E.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第2题:
第3题:
下列事项中,应该计入当期损益的有()
第4题:
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何判定企业是否有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第5题:
下列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第6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7题:
1个
2个
3个
4个
第8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第9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日固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回收金额确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第10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11题:
10%
20%
30%
40%
第12题:
按原账面价值结转持有至到期投资
按重分类日公允价值结转持有至到期投资
按重分类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结转
不作账务处理
第13题:
第14题:
将一项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必须的条件()
第15题:
下列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能涉及到的科目有()。
第17题:
信用社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金额较大,则在处置后应立即将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任何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18题:
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投资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企业因为持有意图的转变或管理的需要计划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19题:
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满足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要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
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限超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第20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损益是处置价款与其处置时点账面价值的差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损益是处置价款与其处置时点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到其他综合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损益是处置价款与其处置时点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到投资收益
因企业的意图和持有能力导致的处置大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后剩余的部分要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且在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再将任何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因企业的意图和持有能力导致企业处置大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后,剩余的部分要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是不需要受到两个完整的年度不能再将任何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限制
第21题: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的相关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转回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取得的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第22题:
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处置或者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
第23题:
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有能力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有明确的意图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企业可以随时变卖投资
可用于任何目的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