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账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收账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项 目
现行收账政策 甲方案 乙方案 年赊销额(万元/年) 2500 2600 3000 收账费用(万元/年) 40 20 10 平均收账期 45天 90天 102天 坏账损失率 2% 2.5% 3% 已知A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80%,应收账款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赊销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用总额分析法确定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第1题:
C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0%,如果明年的信用政策为“n/20”,估计平均收账期为24天,赊销比例为80%,收账费用为赊销额的1%,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2%。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单位存货变动成本50元,平均存货量为1000件,平均应付账款为80万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40元,单位存货变动成本200元,平均存货量为500件,平均应付账款为100万元。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8/0,5/10,n/40”,预计不会影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500万元,赊销比例会提高到9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0天,固定成本会增加70万元。赊销额中享受折扣的比例为80%,需要支出8.64万元的收账费用,坏账损失为销售额的1%,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为6万元,应付账款占用对方资金的应计利息为23万元。 要求: (1)计算不改变信用政策时,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占用对方资金的应计利息(-年按360天计算,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 (2)计算改变信用政策时,现金折扣成本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利息;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额,并说明公司是否应该改变信用政策。
第2题:
某公司预计的年度赊销收入为6000万元,信用条件是(2/10,1/20,N/60),其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为8%,收账费用为7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4%。预计占赊销额70%的客户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占赊销额10%的客户利用1%的现金折扣。一年按360天计算。
计算:
(1)年赊销净额。
(2)信用成本前收益。
(3)平均收账期。
(4)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5)信用成本后收益。
第3题:
大华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账政策。现有A和B两个放宽收账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大华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30%,应收账款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20%。坏账损失率是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哪一个方案?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某企业的年赊销收入为36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4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2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30天,坏账损失降为赊销额的10%。假设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要求: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
第8题:
某企业的年赊销额为240万元,平均收现期为60天,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为1.8万元。该企业拟采用新的收账政策,将收账费用增加到3.2万元,以使平均收现期降到45天,坏账损失率降为2%。该企业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25%。 要求:通过计算说明该企业是否应改变目前的收账政策。
第9题:
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成本为赊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50天,坏账成本降为赊销额的7%。假设公司的资本成本为6%,变动成本率为50%。要求: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计算)。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50天,坏账损失降为赊销额的7%。假设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 要求: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而产生的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计算)。
第14题:
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36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4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30天,坏账损失下降为赊销额的4%。假设公司的资金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
要求:
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计算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一年按360天计算)。
第15题:
某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两个备选方案:
(1)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45”,预计年赊销收入是5000万元,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3%,收账费用为60万元。
(2)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30,n/45”。预计赊销收入是5500万元,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20%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2%,收账费用为55万元。已知该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列下表,并就选用哪种方案作出决策。
单位:万元
项目 A(n/45) B(2/10,1/30,n/45) 年赊销额 现金折扣 年赊销净额 变动成本 信用成本前收益 平均收账期(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赊销业务占用资金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 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后收益
项 目 |
A(n/45) |
B(2/lO,1/30,n/45) |
年赊销额 |
5000 |
5500 |
现金折扣 |
|
(60%×2%+20%×1%)×5500=77 |
年赊销净额 |
5000 |
5500—77=5423 |
变动成本 |
5000×60%=3000 |
5500× 60%=3300 |
信用成本前收益 |
5000—3000=2000 |
5423——3300=2123 |
平均收账期(天) |
45 |
60%×10+20%×30+20%×45=21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360÷45=8 |
360÷21=17.14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5000÷8=625 |
5500÷17.14=320.89 |
赊销业务占用资金 |
625×60%=375 |
320.89X60%=192.53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375×10%=37.5 |
192.53×10%=19.25 |
坏账损失 |
5000×3%=150 |
5500×2%=110 |
收账费用 |
60 |
55 |
信用成本 |
247.5 |
184.25 |
信用成本后收益 |
1752.5 |
1938.75 |
通过两个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的比较,可知,B方案较优。
2.【答案】
(1)
单位:万元
项 目 |
信用期限为一个月 |
信用期限为两个月 |
年销售额增加 |
3×20=60 |
4×20=80 |
变动成本增加 |
60×60%=36 |
80×60%=48 |
固定成本增加 |
O |
3 |
信用成本前收益增加 |
24 |
29 |
应收账款增加 |
3×20=60 |
4×20=80 |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
40 |
90 |
平均应收账款增加 |
60/360×40 |
80/360×90 |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增加 |
60/360×40X 60%=4 |
80/360×90)4 60%=12 |
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4×10%=O.4 |
12×10%=1.2 |
坏账损失增加 |
60×2.5%=1.5 |
80×4%=3.2 |
收账费用增加 |
2 |
3 |
信用成本后收益增加 |
24一O.4一1.5--2=20.1 |
29—1.2—3.2一3=21.6 |
结论:应采用两个月的信用期。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某公司预计的年度赊销收入为6000万元,信用条件是(2/10,1/20,N/60),其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为8%,收账费用为7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4%。预计占赊销额70%的客户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占赊销额10%的客户利用1%的现金折扣。一年按360天计算。要求计算:平均收账期
第20题:
A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账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收账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项目,现行收帐政策,甲方案,乙方案 年销售额(万元/年),2400,2600,2700 收帐费用(万元/年),40,20,10 所有账户的平均收帐期,2个月,3个月,4个月 所有账户的坏账损失率,2%,2.5%,3% 乙知A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10%。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第21题:
某公司预计的年度赊销收入为6000万元,信用条件是(2/10,1/20,n/60),其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为8%,收账费用为7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4%。预计占赊销额70%的客户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占赊销额10%的客户利用1%的现金折扣。一年按360天计算。要求: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