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等式正确的有( )。
A.在不考虑保险储备的情况下,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B.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一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x订货提前期)
C.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一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2
D.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第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订货间隔期内的预期存货需求量变动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B.订货间隔期的不确定性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C.订货至到货间隔期的不确定性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D.再订货点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第2题:
在交货时间确定的情况下,再订货点等于交货时间与每日平均送货量的乘积。
A.正确
B.错误
第3题:
当考虑保险储备的情况下,最优的存货政策就是使与保险储备有关的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量。 ( )
第4题:
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 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年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0元,在途时间(即订货提前期)为5天,单位缺货成本为2元,保险储备量为300千克。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计算乙材料本年度的下列指标:
(1)经济进货批量;
(2)每次订货的平均缺货量;
(3)全年缺货成本(一般了解即可,要考虑订货次数);
(4)原材料使用率;
(5)再订货点;
(6)平均存货水平;
(7)与保险储备量和经济订货量相关的储存成本;
(8)平均资金占用额;
(9)如果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为110千克,根据保险储备量推算最长的订货提前期。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保险储备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少缺货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储存成本,最优的存货政策是在这些成本之间权衡,选择使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量。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第9题:
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称为()。
第10题:
保险储备量
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预计交货时间
每次订货成本
第11题:
交货时间
平均日需求量
保险储备量
平均库存量
第12题:
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料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
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2
第13题:
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18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100元/干克,年储存成本为10元/干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400元,正常在途时间(即正常订货提前期或正常交货期)为7天,单位缺货成本为8元,保险储备量为200千克。
要求计算乙材料本年度的下列指标:
(1)经济进货批量;
(2)每次订货的平均缺货量;
(3)原材料使用率;(一年按照360天计算)
(4)再订货点;
(5)平均存货水平;
(6)全年变动性储存成本;
(7)平均资金占用额;
(8)如果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为75千克,根据保险储备量推算最长的订货提前期。
第14题:
已知某种原材料的全年需要量为7200个单位,假设生产周期为一年,原材料的在途时间为5天,则该种原材料的再订货点为( )个单位。
A.20
B.50
C.100
D.200
第15题:
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为1200千克,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为300千克,原材料的在途时间为6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再订货点为1800千克
B.再钉货点为1200千克
C.订货提前期为4天
D.订货提前期为6天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确定再订货点,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第21题:
单位缺货成本
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预计交货时间
每次订货成本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