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某人高中毕业后打算继续进入大学深造,那么其上大学的直接成本包括( )。A.须支付的学费B.日常的伙食费C.因为放弃就业而可能丧失的收入D.因为承受学习压力而导致的心理成本E.学习用品费用

题目

如某人高中毕业后打算继续进入大学深造,那么其上大学的直接成本包括( )。

A.须支付的学费

B.日常的伙食费

C.因为放弃就业而可能丧失的收入

D.因为承受学习压力而导致的心理成本

E.学习用品费用


相似考题
更多“如某人高中毕业后打算继续进入大学深造,那么其上大学的直接成本包括( )。A.须支付的学 ”相关问题
  • 第1题:

    老李的儿子大明即将高考。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明认为读大学不划算,打算放弃高考直接就业。老李利用“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图”帮助大明进行分析。

    图1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图
    注:曲线H代表18岁高中毕业后不去上大学而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谋求就业情况下的终生收入曲线。曲线C代表高中毕业后先去上四年大学然后再谋求就业情况下的成本——收益曲线。
    上大学的成本包括( )。

    A.心理成本
    B.间接成本
    C.机会成本
    D.直接成本

    答案:A,B,C,D
    解析:
    上大学的成本包括:①直接成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上大学所必须支付的学费、一些特殊的杂费、书本费以及其他一些学习用品费等;②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是指某人因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的收入,它在数量上等于此人高中毕业后不上大学而是去劳动力市场谋求就业后所可能赚得的收入;③非货币成本(或心理成本),是指在上大学期间因为考试压力等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精神成本或心理成本。

  • 第2题:

    老李的儿子大明即将高考。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明认为读大学不划算,打算放弃高考直接就业。老李利用“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图”帮助大明进行分析。

    图1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图
    注:曲线H代表18岁高中毕业后不去上大学而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谋求就业情况下的终生收入曲线。曲线C代表高中毕业后先去上四年大学然后再谋求就业情况下的成本——收益曲线。
    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的现代奠基人是( )。

    A.德尔菲
    B.西奥多·舒尔茨
    C.鲍勃·肯西尔
    D.乔治·威尔斯

    答案:B
    解析:
    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的现代奠基人西奥多·舒尔茨,因为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的成就而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 第3题:

    小张高中毕业之后,去上了四年大学;如果他当时没有上大学,而是去上班,四年下来,他能够获得的劳动报酬大概7.50万元,则小张( )是7.50万元。

    A.上大学的成本
    B.不上大学的成本
    C.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D.上大学的心理成本

    答案:C
    解析:
    决定是否上大学的人需要考虑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较。接受高等教育会产生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同时也会带来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导致在最初四年中因无法工作而损失了四年的工资性报酬,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因为刚开始工作时继续接受培训等原因而导致工资性报酬在最初的一年或几年中低于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高中生。这两部分的成本都属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

  • 第4题:

    小张高中毕业之后,上了四年大学。如果他当时没有上大学,而是去上班,四年下来,他能够获得的劳动报酬大概为7.5万元,则小张()是7.5万元。

    A:上大学的成本
    B:不上大学的成本
    C: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D:上大学的心理成本

    答案:C
    解析:
    大学毕业生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导致在最初的四年中因无法工作而损失了四年的工资性报酬;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因为刚开始工作时继续接受培训等原因而导致工资性报酬在最初的一年或几年中低于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高中毕业生。严格来说,这两部分成本都属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

  • 第5题:

    老李的儿子大明即将高考。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明认为读大学不划算,打算放弃高考直接就业。老李利用“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图”帮助大明进行分析。

    图1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图
    注:曲线H代表18岁高中毕业后不去上大学而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谋求就业情况下的终生收入曲线。曲线C代表高中毕业后先去上四年大学然后再谋求就业情况下的成本——收益曲线。
    只有在满足( )条件的情况下,上大学才是恰当的。

    A.A4>A1+A2
    B.A3>A1+A2
    C.A4>A2
    D.A3>A1

    答案:B
    解析:
    A1区域与A2区域之和为上大学的总成本或总投资。A3区域则表示大学毕业后可获得的总收益,当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即A3>A1+A2时上大学才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