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提出的原料指数是指( )。
A.货物的绝对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B.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C.货物的相对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D.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除以货物的绝对重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影响出成率是原料加工后可利用部分与加工前原料总重量的()。
第5题:
总载重量是指货物及燃料的总重量。()
第6题:
出材率是原料加工后可利用部分的重量与加工前原料总重量的比率。
第7题:
出成率是原料加工后可利用部分的重量与加工前原料总重量的()。
第8题: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损失掉,不会转换到制成品中去。
第9题:
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下有关原料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0题:
货物的绝对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货物的相对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除以遍布性原料总重量
第11题:
货物的绝对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货物的相对重量除以制成品总重量
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除以货物的绝对重量
第12题:
失重性原料
遍布性原料
纯原料
限地性原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载荷因数等于().
第16题:
()是原料加工后可用部分的重量与加工前原材料总重量的比率。
第17题:
韦伯认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料指数也愈大。
第18题:
出材率是指原料加工后可用部分的重量与加工前原材料总重量的差。
第19题:
出成率是原料加工后可利用部分的()与加工前原料总重量的比率。
第20题:
原料指数是指()。
第21题:
韦伯提出的原料指数是指()。
第22题: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原料指数=遍布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的重量和制成品重量之比
原料指数=原料运输费用/制成品成本费用
原料指数=原料运输费用/制成品总重量
第23题:
广布原料
限地原料
失重原料
纯粹原料
第24题: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遍布性原料总重量
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
纯原料的指数为1
原料指数越大,说明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
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