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负责人。
第3题: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未进行处置、报告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应当由原核发生产经营许可的部门吊销事故发生单位的许可证。
第4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第5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6题: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报告。
第7题: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事故标准、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等,还应包括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流程、内容等
第8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较大事故,其单位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第9题: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不包括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可能对周边群众和环境产生危害的事故,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第12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涉及煤矿事故的,应当同时报告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不能直接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管理总局报告
第13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14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第15题: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季报、年报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16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什么部门报告?
第17题: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第18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减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待弄清事故原因后,再报告单位的有关部门
第19题: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的事故报告后,应当()。
第20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后,应立即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报告单位名称、报告人姓名、电话。
第21题:
所在地
县级
市级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