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比较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微细结构。”相关问题
  • 第1题:

    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

    A、近曲小管和髓襻降支

    B、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C、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髓襻升支和远曲小管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原尿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 B、远曲小管
    • C、集合管
    • D、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肾小管从肾小球发出,依次为()

    • A、髓袢、近曲小管、远曲小管,最终到达集合管
    • B、髓袢、远曲小管、近曲小管,最终到达集合管
    • C、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最终到达集合管
    • D、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髓袢,最终到达集合管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肾小管是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 A、近端小管和集合管
    • B、近端小管和髓袢
    • C、髓袢和远曲小管
    • D、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光镜下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结构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近曲小管:管腔不规则,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体形细胞组成,胞质强嗜酸性,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部有纵纹,核圆位于细胞基部,细胞分界不清。
    (2)远曲小管:腔规整,上皮细胞立方形,胞质弱嗜酸性,腔面无刷状缘,基部有纵纹,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分界较清楚。

  • 第6题: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 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 C、髓袢降支粗段和近曲小管
    • D、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
    • E、集合管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不正确的是()。

    • A、近曲小管对HCO3-重吸收
    • B、近曲小管泌H+
    • 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
    •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氨
    •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K+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原尿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远曲小管

    C

    集合管

    D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到集合管的末端,全程长度大约为50~60mm。整个管壁上皮细胞的形态差异较大,其重吸收物质的能力不完全一样。不同物质重吸收的部位也不完全一样(葡萄糖只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尤其是近曲小管,其上皮细胞的管腔膜(游离面)上有大量密集的微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它们的重吸收面积,据估计两个肾脏近曲小管微绒毛的总面积可达50~60m2。尽管近曲小管的长度只有14mm,只占小管液流经全程长度的1/4,但是65~70%的水分和绝大多数的有用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Na+等都是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的。

  • 第9题:

    单选题
    尿中的钾离子主要是由肾脏的哪个部分分泌的()
    A

    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B

    近曲小管、集合管

    C

    远曲小管、集合管

    D

    肾盂、集合管

    E

    远曲小管、肾盂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尿中的钾离子主要是由肾脏的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

  • 第10题:

    单选题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不正确的是()。
    A

    近曲小管对HCO3-重吸收

    B

    近曲小管泌H+

    C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氨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K+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
    A

    近曲小管和髓襻降支

    B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C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

    髓襻升支和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比较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一)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纳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通过基侧膜上的钠泵主动转运,将Na+泵出细胞。2、不同点(1)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与葡萄糖一起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近端小管后半段除与前半段相似,有部分同向转运外,主要是通过细胞旁路,即小管液中的NaCl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而被动重吸收。远曲小管初段仍由钠泵将Na+泵出细胞,主动重吸收回血。但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有两种细胞: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分泌K+;闰细胞主要分泌H+。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钠泵泵至细胞间隙而被重吸收。钠泵将Na+泵出细胞的同时,细胞外液中的K+被泵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的K+浓度,以促进K+的分泌。因此,主细胞的K+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2)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Na+量的65%~70%左右;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Na+量的12%左右。(3)近端小管重吸收Na+不受体液因素控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分泌K+受醛固酮的控制。
    (二)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通过渗透被动转运。2、不同点(1)近端小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过液的60%~70%;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液量的20%~30%。(2)近端小管水的重吸收完全是伴随溶质重吸收而呈定比重吸收,即为渗透性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为必需重吸收;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与机体水含量有关,为调节性重吸收,受ADH和醛固酮的控制。当机体缺水时,两者分泌增多,尿量减少;当机体水多时,两者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所以,近端小管重吸收水、钠量虽大,但不受机体调控;而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钠重吸收虽不如近端小管,但受ADH和醛固酮的调节,对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原尿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集合管

    D.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参考答案】A。解析:从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到集合管的末端,全程长度大约为50~60mm。整个管壁上皮细胞的形态差异较大,其重吸收物质的能力不完全一样。不同物质重吸收的部位也不完全一样(葡萄糖只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尤其是近曲小管,其上皮细胞的管腔膜(游离面)上有大量密集的微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它们的重吸收面积,据估计两个肾脏近曲小管微绒毛的总面积可达50~60m2。尽管近曲小管的长度只有14mm,只占小管液流经全程长度的1/4,但是65~70%的水分和绝大多数的有用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Na+等都是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的。

  • 第14题:

    请简述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正确答案: ①近曲小管
    结构:肾小管中最粗 管腔小,不规则,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细胞的有里面有刷状缘
    功能:吸收原尿中的水、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钠、钾等,具有排泄功能(能排泄对氨马尿酸、酚红、青霉素以及某些用于泌尿系造影的碘剂等)。
    ②远曲小管
    结构:较短,管腔粗大,有规则,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管壁由立方型上皮细胞组成,于髓袢合成远端肾单位。
    功能:是离子转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细胞能吸收水、钠离子、排泄钾离子、氢离子、氨,受醛固酮以及抗利尿激素的调控,参与尿液浓、稀的调节。

  • 第15题:

    肾小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 A、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 B、近曲小管和髓袢
    • C、髓袢和远曲小管
    • D、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试比较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一)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纳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通过基侧膜上的钠泵主动转运,将Na+泵出细胞。2、不同点(1)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与葡萄糖一起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近端小管后半段除与前半段相似,有部分同向转运外,主要是通过细胞旁路,即小管液中的NaCl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而被动重吸收。远曲小管初段仍由钠泵将Na+泵出细胞,主动重吸收回血。但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有两种细胞: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分泌K+;闰细胞主要分泌H+。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钠泵泵至细胞间隙而被重吸收。钠泵将Na+泵出细胞的同时,细胞外液中的K+被泵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的K+浓度,以促进K+的分泌。因此,主细胞的K+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2)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Na+量的65%~70%左右;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Na+量的12%左右。(3)近端小管重吸收Na+不受体液因素控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分泌K+受醛固酮的控制。
    (二)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通过渗透被动转运。2、不同点(1)近端小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过液的60%~70%;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液量的20%~30%。(2)近端小管水的重吸收完全是伴随溶质重吸收而呈定比重吸收,即为渗透性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为必需重吸收;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与机体水含量有关,为调节性重吸收,受ADH和醛固酮的控制。当机体缺水时,两者分泌增多,尿量减少;当机体水多时,两者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所以,近端小管重吸收水、钠量虽大,但不受机体调控;而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钠重吸收虽不如近端小管,但受ADH和醛固酮的调节,对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 第17题:

    醛固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 B、髓袢
    • C、远曲小管
    •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 E、集合管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最终决定体内水平衡的因素是()

    • A、肾小球滤过量
    • B、近曲小管重吸收水量
    • C、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重吸收水量
    • D、远曲小管和髓襻重吸收水量
    •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量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尿液生成所经过的解剖结构顺序为:()。

    • A、肾小球一髓袢一近曲小管一远曲小管一集合管
    • B、肾小球一近曲小管一髓袢一远曲小管一集合管
    • C、肾小球一近曲小管一远曲小管一髓袢一集合管
    • D、肾小球一集合管一近曲小管一髓袢一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
    A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B

    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

    C

    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

    D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正确答案: E
    解析: ADH能加强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水的排出。

  • 第21题:

    问答题
    请简述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正确答案: ①近曲小管
    结构:肾小管中最粗 管腔小,不规则,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细胞的有里面有刷状缘
    功能:吸收原尿中的水、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钠、钾等,具有排泄功能(能排泄对氨马尿酸、酚红、青霉素以及某些用于泌尿系造影的碘剂等)。
    ②远曲小管
    结构:较短,管腔粗大,有规则,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管壁由立方型上皮细胞组成,于髓袢合成远端肾单位。
    功能:是离子转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细胞能吸收水、钠离子、排泄钾离子、氢离子、氨,受醛固酮以及抗利尿激素的调控,参与尿液浓、稀的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醛固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髓袢

    C

    远曲小管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

    集合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肾小管从肾小球发出,依次为()
    A

    髓袢、近曲小管、远曲小管,最终到达集合管

    B

    髓袢、远曲小管、近曲小管,最终到达集合管

    C

    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最终到达集合管

    D

    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髓袢,最终到达集合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