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因素是( )。
A.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B.货币供应量增加
C.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D.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第1题:
( )是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项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A.两因素分解法
B.三因素分解法
C.经济增长率
D.全要素生产率
第2题:
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
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第3题: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B.多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C.多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D.多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第4题:
弥补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包括( )。
A.货币供应量增加
B.货币供应量不变
C.货币供应量减少
D.货币供应量先减少后增加
E.货币供应量先增加后减少
第5题:
通货紧缩的标志是( )。
A.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
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C.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D.失业率减少
E.信贷总量增加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账户金额要素的有( )。
A.期末余额
B.期初余额
C.本期增加发生额
D.货币计量
第7题:
下列选项中,生产规模由( )的规模所决定。
A.固定投入要素
B.总产量
C.可变生产要素
D.平均生产要素
第8题:
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
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
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边际生产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12题:
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货币供应量增加
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第13题:
规模收益递减可能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C.不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增加其余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14题:
A.净要素生产率
B.技术生产率
C.经济增长率
D.全要素生产率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通货紧缩的标志是( )。
A.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C.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D.生产成本持续下跌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的是( )。
A.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应量
C.提高利率
D.放松信贷控制
第17题:
( )是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A.两因素分解法
B.三因素分解法
C.经济增长率
D.全要素生产率
第18题:
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会( )通货膨胀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温和的促进
第19题:
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若卖出证券产生的影响是( )。
A.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B.信用规模收缩;货币供应量减少
C.信用规模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
D.证券价格上涨;货币供应量增加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劳动投入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不变的生产要素达到充分利用时,会出现边际产量递增
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
第24题:
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货币供应量增加
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