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分析某市城镇居民1995年——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取得如下统计资料:
第1题:
下列变量中,哪些是相对应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
A.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B.消费品价格水平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C.银行存款利率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D.消费者偏好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E.消费者身高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被抚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
第11题: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显著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指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食品类居敏敏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 关系显著
食品类居敏敏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第12题: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 显著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显著
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第13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还多
B.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倍还多
C.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不足600元
D.2008年1~6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超过各自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下列哪项完全正确:()
第23题:
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083元
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7083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1元
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25.8662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083元
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7083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