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
选择一个你关心的中国人地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交研究报告。
东方“和合”思想,即“天地人和”与“天人合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强调“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和谐共处、融会贯通;强调以人为本,但又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人必须认识、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关系,才能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关系。伴随土地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和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另外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改变尤为深刻,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关系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一系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1)资源开发:由于大量资源已被开采,及浪费现象,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许多地方现处于资源枯竭期,人地矛盾突出。 (2)人口: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导致土地被大量住宅区等占用,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人地矛盾突出。 (3)城市化: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区,商业区等大量占用耕地,及城市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污染,是土地肥力下降,导致土地不能继续使用,人地矛盾突出。 (4)气候:由于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条件较好,降水多,所以人口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西部气候条件恶劣,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5)地形: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城市集中,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而高原山地盆地人口较少,人地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6)资源: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分布不相协调,我国东部地区城市集中,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东部常规能源却大量缺乏,所以人地矛盾突出。 (1)采猎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农业文明时期:人与地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3)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新技术革命以来: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