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引起药热,粒细胞减少和红斑狼疮综合征等过敏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A.普鲁卡因胺B.维拉帕米C.利多卡因D.普罗帕酮E.普萘洛尔

题目

易引起药热,粒细胞减少和红斑狼疮综合征等过敏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维拉帕米

C.利多卡因

D.普罗帕酮

E.普萘洛尔


相似考题
更多“易引起药热,粒细胞减少和红斑狼疮综合征等过敏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A.普鲁卡因胺B.维拉帕米C.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易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红斑性狼疮综合征等变态反应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维拉帕米

    C、利多卡因

    D、普罗帕酮

    E、普萘洛尔


    参考答案:A

  • 第2题:

    A.维拉帕米
    B.普鲁卡因胺
    C.苯妥英钠
    D.胺碘酮
    E.普罗帕酮

    具有局麻作用的IC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是

    答案:E
    解析:
    (1)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抗心律失常,所以(1)题答案为C;(2)普鲁卡因胺长期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反应,用量过大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久用后约有40%病人能引起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停药后可恢复,所以(2)题答案为B;(3)具有局麻作用的IC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是普罗帕酮,所以(3)题答案为E;(4)胺碘酮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常见窦性心动过缓,还可引起震颤、皮肤对光敏感及面部色素沉着,使皮肤呈灰色或蓝色,所以(4)题答案为D;(5)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最佳的是维拉帕米,常在数分钟内停止发作,所以5)题答案为A。

  • 第3题:

    1. 属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是()
    2.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是()
    3. 长期用药可引起红斑狼疮样症状的药物是()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首选药是()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1. B
    2. C
    3. A
    4. D

    本组题考查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1)苯妥英钠属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也用于抗癫痫治疗。(2)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细胞,临床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3)维拉帕米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抑制Ca2+内流,从而抑制4相缓慢去极化,降低自律性,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首选。(4)普鲁卡因胺长期用药10%~20%的患者出现红斑狼疮样症状,慢乙酰化者易发生,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故答案选BCDA。

  • 第4题:

    A.维拉帕米
    B.普鲁卡因胺
    C.苯妥英钠
    D.胺碘酮
    E.普罗帕酮

    既是抗癫痫药,又是抗心律失常药的是

    答案:C
    解析:
    (1)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抗心律失常,所以(1)题答案为C;(2)普鲁卡因胺长期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反应,用量过大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久用后约有40%病人能引起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停药后可恢复,所以(2)题答案为B;(3)具有局麻作用的IC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是普罗帕酮,所以(3)题答案为E;(4)胺碘酮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常见窦性心动过缓,还可引起震颤、皮肤对光敏感及面部色素沉着,使皮肤呈灰色或蓝色,所以(4)题答案为D;(5)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最佳的是维拉帕米,常在数分钟内停止发作,所以5)题答案为A。

  • 第5题:

    可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抗心律失常药()

    A普萘洛尔

    B维拉帕米

    C普罗帕酮

    D胺碘酮

    E普鲁卡因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