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1
B、2
C、3
D、5
E、6
第2题:
A、副作用太大
B、病人不耐受
C、病人不配合
D、耐药毒株的产生
第3题:
第4题:
对甲硝唑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
既能抗阿米巴原虫,又有抗厌氧菌作用的药物是()。
第6题:
关于红霉素耐药性的产生正确的是()
第7题:
关于耐多药结核病的结果,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8题:
关于细菌的耐药性突变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第9题:
疟疾发作的次数主要取决于().
第10题:
对原发性红外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
能抑制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
用于疟疾的病因性预防
疟原虫对本药不易产生耐药性
与磺胺类或砜类合用,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产生
第11题:
感染原虫的数量多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机体对原虫过敏反应
虫株毒力强
继发细菌感染,粘膜发生广泛急性炎症改变
第12题:
原发耐药是指耐药毒株的感染或传播,感染者个体未经抗病毒治疗就已经发生了耐药
TAMS是AZT治疗后最常见的耐药突变,它们同时也会减弱d4T、ddI的疗效。
遗传基因自然变异是导致HIV-1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A+B
第13题:
A、易产生耐药性
B、作用时间长
C、效果巩固
D、不易产生耐药性
第14题:
A.喹碘仿
B.巴龙霉素
C.氯喹
D.甲硝唑
E.吡喹酮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第17题:
根据所感染的间日疟原虫株的不同,潜伏期长短不一。目前认为,间日疟的潜伏期可分为()类型
第18题:
HIV耐药毒株流行会导致哪些公共卫生问题出现?()
第19题:
暴发型肠阿米巴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第20题: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重要的药物。
第21题:
能自然发生
可经理化因素诱导发生
细菌接触药物之前就已发生
药物仅起筛选耐药株的作用
细菌在药物环境中逐渐适应而变为耐药株
第22题:
艾滋病死亡病例增加
治疗费用增加
HIV耐药毒株的传播
A+B
A+C
第23题:
既往接受过二线药物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可能较不易治好
分离株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患者可能较不易治好
既往接受过氧氟沙星治疗不会影响耐多药结核病的结果
丟失是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