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在国家药品法标准规定方法和项目不能检验时,药检机构可以
A.补充检验方法进行药品检验
B.补充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
C.使用的补充检验方法所得的检验结果可作为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
D.使用的补充检验项目所得的检验结果可作为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
E.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后使用补充检验方法和项目所得出的检验结果作为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
第1题: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
A.质量规格所做的技术规定
B.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C.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D.质量所做的技术规定
E.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规定
第2题:
国家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A.检验项目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B.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科学性
C.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可操作性
D.标准限度的规定要有合理性
E.检验条件的确定要有适用性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药品检验机构在检验过程中,对有()的药品,可根据监督需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
第6题:
下列关于国家药品标准论述错误的是()
第7题:
国家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
第8题: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第9题:
药品检验机构在检验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可根据监督需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要报什么部门批准?
第10题:
检验项目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科学性
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可操作性
标准限度的规定要有合理性
检验条件的确定要有适用性
第1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品标准》
药品注册标准
药品检验方法指导法则
药品检验方法指导法则
第12题: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国家药监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和药品标准,以及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的内容一般包含药品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等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和规范
《中国药典》于1953年编纂出版第一版,2015版是第十一版
第13题:
以下关于药品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推荐性标准
B.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规格、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C.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是试行标准
D.药品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可以低于国家标准
E.我国药典每两年修订一次
第14题:
对有掺假、杂嫌疑的药品,在国标规定检验方法和项目不能检验时,药检机构可以
A.使用补充检验项目所得结果,做为药品质量认定的依据
B.补充检验方法进行药品检验
C.补充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
D.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使用的补充检验方法和项目,所得出的检验结果,作为药监部门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
E.使用补充检验方法所得结果,做为药品质量认定的依据
第15题:
第16题: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棉花质量监督机构在实施棉花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根据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查封或者扣押职权的有()。
第17题:
对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在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时,药品检验机构可以()。
第18题:
关于国家药品标准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国家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第20题:
对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在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时,药品检验机构可以()和()。
第21题:
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委托,对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的,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可以采用非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做出的技术规定
国家对药品的生产与经营规则做出的技术规定
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守
属于法定标准
药品卫生标准属于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