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B.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
C.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
D.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时,机体则出现皮肤血管舒张、发汗等现象
E.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主要是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加
第1题:
下列对氯丙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与环境温度有关
B.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C.只使发热者体温降低
D.在高温环境中使体温升高
E.在低温环境中使体温降低
第2题:
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的特点是( )。
A.可略降低正常体温
B.不影响正常人体温
C.使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D.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E.与某些中枢抑制药合用可降低患者代谢及组织耗氧
第3题:
下列对氯丙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与环境温度有关
B、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
C、只使发热者体温降低
D、在高温环境中使体温升高
E、在低温环境中使体温降低
第4题:
第5题:
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人体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源于细胞呼吸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②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和黏膜③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④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⑤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第6题:
下列关于氯丙嗪降温作用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8题:
关于体温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第9题:
在体温调节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部位是()。
第10题:
皮肤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
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
下丘脑后部
大脑皮层
第11题: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降温作用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不影响正常人体温
可降低发热患者和正常人体温
与某些中枢抑制剂合用可降低患者代谢及组织耗氧量
第12题:
感受器
效应器
调节中枢
感受器和效应器
无作用
第13题:
下列关于发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热过程强于散热过程引起的
B.体温高于正常值0.5~1℃
C.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
第14题: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B.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
C.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
D.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时,机体则出现皮肤血管舒张、发汗等现象
E.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主要是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加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既是中枢温度感受器,又起到体温调节的调定点的作用。
第18题:
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中枢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第21题:
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2题: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
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
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时,机体则出现皮肤血管舒张,发汗等现象
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主要是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加
第23题: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丘脑
广泛破坏下丘脑前部,体温调节的散热和产热反应均消失
在下丘脑存在着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
延髓中不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