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峰拖尾因子
A、0.3mg
B、0.95~1.05
C、1.5
D、6
E、10
第1题:
恒重时两次称量差不得超过的毫克数
A、0.3
B、0.95~1.05
C、1.5
D、6
E、10
第2题:
色谱峰拖尾因子为( )。
A、0.3mg
B、0.95~1.05
C、1.5
D、6
E、10
第3题:
恒重是指2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
A、0.3
B、0.95~1.05
C、1.5
D、6
E、10
第4题:
含量均匀度测定时取样片数为( )。
A、0.3mg
B、0.95~1.05
C、1.5
D、6
E、10
第5题:
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
A.0.85~1.15
B.0.90~1.10
C.0.95~1.05
D.0.99~1.01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拖尾因子常用来衡量色谱峰是否对称,其值应在0.75~1.25之间。()
第9题:
恒重是指两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
第10题:
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
第11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峰高法定量时,拖尾因子应在0.95~1.05之间。
第12题:
0.85~1.15
0.90~1.10
0.95~1.05
0.99~1.01
第13题:
含量均匀度测定时取样片数
A、0.3mg
B、0.95~1.05
C、1.5
D、6
E、10
第14题:
色谱中分离度应大于( )。
A、0.3mg
B、0.95~1.05
C、1.5
D、6
E、10
第15题:
在气相色谱法中,除另有规定外,拖尾因子应为
A、0.3
B、0.95~1.05
C、1.5
D、6
E、10
第16题:
拖尾因子用于( )。
A、色谱定性分析
B、色谱系统柱效的计算
C、色谱定量分析
D、色谱分离度计算
E、色谱峰对称性的考察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A色谱内标法
B色谱外标法
C计算色谱峰拖尾因子
D计算容量因子
E理论板数计算
第20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峰高进行定量时,要求拖尾因子应在()之间。
第21题:
拖尾因子γ大于1时,说明色谱峰出现拖尾现象。
第22题:
用于衡量色谱峰是否对称的参数是()
第23题:
色谱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