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新药进口药品进行上市后的监测,以便发现未知的不良反应属于何种监测方法( )。
A. 重点医院监测
B. 记录应用
C. 重点药物监测
D. 记录联结
E. 自愿呈报系统
第1题:
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的是
A.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
B.已上市的药品
C.进口满5年的药品
D.临床实验中的药品
E.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
第2题: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报告该药品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B.非新药监测期内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所有不良反应
C.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D.进口满5年的药品,报告所有不良反应
E.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应当开展重点监测
第3题:
我国对新药不良反应监测的规定是
A.重点监测上市5年以内的产品
B.重点监测上市2年以内的产品
C.重点监测上市3年以内的产品
D.重点监测上市1年以内的产品
E.重点监测上市4年以内的产品
第4题:
报告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
A.药品不良反应
B.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
C.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
D.进口药品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
E.获准进口满5年的药品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关于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中重点药物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9题:
自愿报告制度
重点医院监测
医院自我监测
重点药物监测
药品上市后监测
第10题: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
经批准上市5年内的新药
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第11题:
主要是对一部分新药进行上市后的监察
可及时发现一些未知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
重点监测药物由药物的使用频率决定
重点药物监测可作为这类药品的早期预警系统
我国集中监测系统采用重点医院监测和重点药物监测系统相结合
第12题: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
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经批准上市5年内的新药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第13题: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方法有
A.自愿报告制度
B.重点医院监测
C.医院自我监测
D.重点药物监测
E.药品上市后监测
第14题:
能计算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延迟性不良反应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是
A、自愿呈报系统
B、重点医院监测
C、重点药物监测
D、记录联结
E、记录应用
第15题: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开展重点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报告的药品包括
A. 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
B. 新药监测期已满的国产药品
C. 仿制药品
D. 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E. 进口满5年的药品
第16题: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生产企业应开展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的品种不包括
A.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
B.经批准上市5年内的新药
C.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D.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E.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特定药品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以下有关重点药物监测AD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
经批准上市5年内的新药
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特定药品
第21题:
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
新药监测期已满的国产药品
仿制药品
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进口满5年的药品
第22题:
重点药物由专家决定
可作为这类药品的早期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一些未知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
主要是对一部分新药进行上市后的监察
选择新药中有严重不良反应并可能会广泛应用的药物作为重点药物
第23题:
主要是对一部分新药进行上市后的监察
需选择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新药作为重点监测药物
重点药物监测可及时发现所监测药物的一些未知或预期的不良反应
重点药物监测中的重点药物是由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决定
重点药物监测对一部分新药进行上市后的监察,可作为这些药物的早期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