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是
A.能估计接触水平
B.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C.能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D.能鉴定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E.能估计有害因素进入体的时间
第1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
A.接触的浓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机会
C.接触方式
D.人体的健康状况
E.有害因素种类
第2题:
生物监测与空气监测相比,其优点是
A、反映了所用途径进入机体的剂量
B、能快速测定进入机体的内剂量
C、能检测的毒物种类多
D、检验结果容易评价
E、能反映接触者的接触途径
第3题:
生物监测与空气监测相比,其特点是
A、能反映从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内剂量
B、能快速测定进入机体的内剂量
C、能检测的毒物种类多
D、检验结果容易评价
E、不能反映接触者的个体差异
第4题:
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宜采用
A.生物监测
B.环境监测
C.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D.医学检查
E.生物效应监测
第5题:
第6题:
有关生物监测,正确的说法是()。
第7题:
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宜采用()
第8题:
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性损害的作用条件主要是()
第9题:
能估计接触水平
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能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能鉴定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能估计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时间
第10题:
能反映从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内剂量
能快速测定进入机体的内剂量
能检测的毒物种类多
检验结果容易评价
不能反映接触者的个体差异
第11题:
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
第12题:
能估计接触水平
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能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能鉴定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能估计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时间
第13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
A.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机会
C.接触方式
D.接触浓度(强度)
E.每次接触量
第14题:
关于生物监测,正确的说法是
A.目的是为了发现生物标志物
B.生物监测可以代表经呼吸道接触量
C.生物监测不能反应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D.生物监测可用于筛检易感者
E.生物效应剂量是表示吸收到体内毒物的量
第15题:
反映工人职业接触水平宜采用
A.生物监测
B.环境监测
C.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D.医学检查
E.生物效应监测
第16题:
第17题:
生物监测与空气监测相比,其优点是()。
第18题:
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是().
第19题:
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是()
第20题:
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
第21题:
目的是为了发现生物标志物
生物监测可以代表经呼吸道接触量
生物监测不能反应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生物监测可用于筛检易感者
生物效应剂量是表示吸收到体内毒物的量
第22题:
为了发现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可以代表外接触量,特别是经呼吸道接触量
不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可用于筛检易感者
生物效应剂量是表示吸收到体内毒物的量
第23题:
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
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医学检查
生物效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