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HCI是为了
A.防止反应速度过快
B.加快反应速度
C.滴定产物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D.便于采用永停法指示终点
E.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形成
第1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伯氨基药物时,向供试液中加入适量溴化钾的作用是
A.防止亚硝酸钠的遗失
B.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C.防止重氮盐分解
D.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E.增加硝酸钠的稳定性
第2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开始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的原因是
A.避免HBr的挥发
B.避免HNO2挥发和分解
C.增加NO+Br-的浓度
D.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减慢
E.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
第3题:
在亚硝酸钠滴定法中,KBr的作用是
A.增加重氮盐的稳定性
B.防止副反应发生
C.加速反应
D.调整溶液离子强度
E.防止亚硝酸逸失
第4题:
碘量法测定时水样温度不可过高,是为了( )。
A.预防亚硫酸盐被氧化
B.以免影响淀粉的灵敏度而使结果偏高
C.防止反应速度过快
D.防止滴定颜色变化
第5题:
EDTA 滴定 Zn2+ 时,加入 NH3-NH4Cl可( )
A.防止干扰
B.控制溶液的pH值
C.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D.加大反应速度
第6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为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常需加入适量
A.KBr
B.KCl
C.KI
D.K2S04
E.KN03
第7题:
NaNO2滴定法测定芳伯氨基时,加入固体KBr的作用是()
A.使重氮盐稳定
B.防止重氮氨基化合物形成
C.作为催化剂,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D.使NaNO2滴定液稳定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溴化钾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①加快反应速率、②亚硝基的酸性溶液中稳定、③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但酸度不能过大,一般加入盐酸的量按芳胺类药物与酸的摩尔比约为()。
第11题:
NaNO2滴定法测定芳伯氨基时,加入固体KBr的作用是()
第12题:
使重氮盐稳定
防止重氮氨基化合物形成
作为催化剂,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使NaNO2滴定液稳定
第13题:
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滴定前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
A.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
B.增加维生紊C的溶解度
C.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D.使反应完全
E.加快反应速度
第14题:
下列对亚硝酸钠滴定法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溴化钾,可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减慢
B.将滴定管尖端插人液面下,可避免亚硝酸的逸失
C.《中国药典》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
D.加入盐酸可加快反应的速度
E.重氮化反应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第15题:
下列对亚硝酸钠滴定法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溴化钾,可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减慢
B、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可避免亚硝酸的逸失
C、《中国药典》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
D、加入盐酸可加快反应的速度
E、重氮化反应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第16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伯胺基药物时,向供试液中加入适量溴化钾的作用是
A、防止亚硝酸钠的遗失
B、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C、防止重氮盐分解
D、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E、增加硝酸钠的稳定性
第17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芳伯氨基或产生含芳伯氨基化合物的药物含量的过程中,加入适量溴化钾固体的目的是
A.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B.利于终点的判断
C.防止重氮化合物分解
D.保持被测药物的稳定
E.增加盐效应
第18题:
亚硝酸钠滴定法,需在强酸性下进行,因使用强酸性溶液有利于
A.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
B.重氮盐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C.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
D.使芳伯氨基成盐有利于重氮化反应
E.抑制亚硝酸的分解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为了防止I2的挥发,在间接碘量法中必须注意:()。
第22题: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第23题:
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防止亚硝酸钠的遗失
防止重氮盐分解
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增加硝酸钠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