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类药物的依据(原理)为
A.本类药物降解为青霉烯酸,在320nm~360nm处有强烈吸收
B.本类药物于弱酸性介质中降解为青霉烯酸,因其稳定性差,故加铜盐使成稳定的螯合物
C.本类药物于弱酸性介质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盐
D.本类药物的溶液和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反应,生成稳定的铜螯合物
E.本类药物溶液加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加热75℃30min,则生成稳定螯合物,其为λmax320nm
第1题:
盐酸美他环素的含量测定计算式
A.青霉烯酸铜螯合物
B.青霉烯酸汞盐
C.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测定
D.链霉素的鉴别
E.青霉素钾的检查
第2题:
青霉素钠的最终降解产物为( )。
A.青霉素
B.青霉醛
C.青霉胺
D.青霉烯酸
E.青霉噻唑酸
第3题:
青霉素类药物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包括铜盐法和硫酸汞盐法
B.其原理是利用酸性条件下产生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在紫外区有强吸收
C.加入铜盐或汞盐可以增加测定溶液的稳定性
D.其原理是利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在紫外区有强吸收
E.测定波长一般在320~345nm
第4题:
青霉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都适用的一组方法是
A.HPLC法,容量沉淀法
B.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
C.碘量法;铜盐法;酸碱滴定法
D.旋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
E.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滴定法;非水滴定法
第5题:
用于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应包括
A.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
B.三点校正法
C.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D.硫醇汞盐法
E.酸水解法(铜盐法)
第6题: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包括
A.青霉素族药物
B.氨基糖苷类药物
C.大环内酯类药物
D.四环素类药物
E.头孢菌素族药物
第7题:
中国药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西林钠的含量,其方法为()
A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氨苄西林钠,测定其降解后的紫外光谱
B测定氨苄西林钠降解产物的铜盐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
C经碱水解后,测定水解产物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
D在咪唑催化下形成青霉素稀硫酸汞盐,测定该盐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
第8题:
青霉素族抗生素可采用硫醇汞盐法测定含量,其基本原理是什么?该方法有什么优点?
第9题:
青霉素的降解产物中不包括()
第10题:
青霉噻唑酸
青霉酸
青霉烯酸
青霉胺
青霉醛
第11题:
HPLC法,容量沉淀法
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
碘量法;铜盐法;酸碱滴定法
旋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滴定法;非水滴定法
第12题:
青霉噻唑酸
青霉胺
青霉醛
青霉酸
青霉烯酸
第13题:
青霉素降解的最终产物( )。
A.青霉噻唑酸
B.青霉烷酸
C.青霉醛
D.青霉胺
E.青霉烯酸
第14题:
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降解产物为
A.青霉胺
B.青霉酸
C.青霉醛
D.青霉噻唑酸
E.青霉烯酸
第15题:
青霉素类药物不稳定,易发生降解,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为
A.青霉噻唑酸
B.青霉醇
C.青霉胺
D.青霉烯酸
E.青霉酮
第16题: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应为
A.酸碱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碘量法
D.硫醇汞盐法
E.铜盐法
第17题:
用于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应包括
A.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
B.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C.铜盐法(酸水解法)
D.硫醇汞盐法
E.解联立方程法(解线性方程法)
第18题:
第19题:
青霉素的降解产物包括()
第20题:
青霉素族抗生素在弱酸性条件下的降解产物为()
第21题:
青霉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都适用的-组方法是()
第22题:
第23题:
青霉噻唑酸
青霉稀酸
青霉醛
青霉胺
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