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数据充分
B可识别用药错误和ADE趋势
C事件描述可帮助工作人员找到错误原因
D可以发现可能已经发生的用药错误,如精神状态的改变
E对于识别错误来源(特定药品、剂量、剂型和用药途径)有重要价值
第1题:
在可能发现用药错误的方法中,最有可能确认患者用药伤害事件的是 A.直接观察
B.病历审查
C.岗位工作问责
D.计算机检测方法
E.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2题:
在可能发现用药错误的方法中,能早期发现患者用药伤害、尽快地采取干预措施的是
A.直接观察
B.病历审查
C.岗位工作问责
D.计算机检测方法
E.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3题:
患者女性,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扁桃体炎”来诊。患者妊娠7个月。医师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2g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第2日患者发现炎琥宁药品说明书有写“孕妇禁用”字样,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也有写“孕妇慎用”字样,于是向当地卫生局投诉。该案例属于用药差错的类型是A、处方差错
B、配方差错
C、给药差错
D、发药差错
E、患者依从性差错
用药差错报告的内容不包括A、叙述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事件经过和后果,所涉及人员及工作环境,差错是如何发现或避免的
B、差错相关药品的价格
C、差错相关药品的通用名与商品名
D、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E、差错相关药品的剂型、剂量、包装等
结合本案例,用药差错防范措施错误的是A、差错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纠正治疗和辅助治疗
B、差错发生后,隐瞒用药差错事件
C、差错涉及的相关员工和主管部门应研讨差错发生的原因以及怎样避免再次发生
D、差错发生后,立即记录和报告
E、定期发布用药安全信息
本案例用药差错的级别属于A、B级差错:发生用药差错,但未累及患者
B、C级差错:用药差错造成患者额外的治疗监测,但未改变其生命体征及造成伤害
C、D级差错:用药差错造成患者额外的治疗监测,改变其体征,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或需要增强检验进行监控
D、E级差错:用药差错导致患者短暂损害,需要进行另外一种治疗或干预
E、F级差错:用药差错导致患者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第4题:
根据美国用药差错报告系统的分级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差错按患者机体受损害的程度分为9级(A~I)
B.其中A级表示“无损害”
C.B级差错未累及患者
D.G级差错造成永久性损害
E.H级差错造成患者死亡
第5题:
发现用药错误的方法有( )。
A.直接观察
B.病历审查
C.岗位工作问责
D.计算机检测方法
E.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发现用药错误的方法有()
第10题:
直接观察
病历审查
岗位工作问责
计算机检测方法
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11题:
直接观察
病历审查
岗位工作问责
计算机检测方法
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12题:
直接观察
病历审查
岗位工作问责
计算机检测方法
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13题:
就发现用药错误的方法而言,能监测用药过程错误的真实发生率的是 A.直接观察
B.病历审查
C.岗位工作问责
D.计算机检测方法
E.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14题:
作为“发现用药差错的方法”,“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的优点是
A、数据充分
B、可识别用药错误和ADE趋势
C、事件描述可帮助工作人员找到错误原因
D、可以发现可能已经发生的用药错误,如精神状态的改变
E、对于识别错误来源(特定药品、剂量、剂型和用药途径)有重要价值
第15题:
下列有关用药差错正确的说法是( )
A.我国已经开展用药差错监测报告工作
B.根据美国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分级方法:按患者机体受损情况分为9级
C.A级为死亡,B~H级有损害,I级无损害
D.未造成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属于E级差错
E.美国用药差错报告表包括差错情况、药品情况、问题调查三个内容
第16题:
根据美国用药差错报告系统的分级方法,用药差错按患者机体受损程度而分为
A.3级
B.5级
C.7级
D.9级
E.10级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直接观察
病历审查
岗位工作问责
计算机检测方法
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22题:
数据充分
可识别用药错误和ADE趋势
事件描述可帮助工作人员找到错误原因
可以发现可能已经发生的用药错误,如精神状态的改变
对于识别错误来源(特定药品、剂量、剂型和用药途径)有重要价值
第23题:
直接观察
病历审查
岗位工作问责
计算机检测方法
用药差错和ADEs报告系统
第24题:
评价ADEs发生率有局限性
可识别用药错误和ADEs趋势
事件描述可帮助工作人员找到错误原因
可以发现可能已经发生的用药错误,如精神状态的改变
对于识别错误的来源(特定药品、剂量、剂型和用药途径)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