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欲分离3',4'-二羟基黄酮和5,4'-二羟基黄酮,最好采用( )。 A.溶剂萃取法B.铅盐沉淀法C ”相关问题
  • 第1题:

    A.酚羟基
    B.4位羟基
    C.γ-吡喃酮
    D.邻二酚羟基
    E.1位氧原子

    中性乙酸铅沉淀法分离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

    答案:D
    解析:
    1.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酚羟基,具有酸性,可用碱提取酸沉淀法提取。
    2.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易溶于水,借此可与无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相互分离。
    3.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
    4.据其反应机制,γ-吡喃酮在四氢硼钠作用下开环成离子显色。
    5.中性醋酸铅可与邻二酚羟基络合产生沉淀。

  • 第2题:

    分离3′,4′-二羟基黄酮和2′,4′-二羟基黄酮可选用的方法是

    A:pH梯度萃取法
    B:碱提取酸沉淀法
    C:乙醚萃取法
    D:炭粉吸附法
    E:硼酸络合法

    答案:E
    解析:
    硼酸络合法用于分离具有邻二酚羟基和无此结构的黄酮,3′,4′-二羟基黄酮含邻二酚羟基,2′,4′-二羟基黄酮无此结构,故采用硼酸络合法分离。

  • 第3题:

    纸色谱,以BAW系统展开下列成分,Rf值最大的是()。

    A.5, 7, 4ˊ-三羟基-3-葡萄糖黄酮醇苷

    B.5, 3ˊ,4ˊ-三羟基黄酮醇

    C.5, 4ˊ-二羟基-3-葡萄糖苷

    D.5,3ˊ-二羟基黄酮醇

    E.5,4ˊ-二羟基-3-葡萄糖-7-鼠李糖黄酮醇苷


    5 , 3ˊ- 二羟基黄酮醇

  • 第4题:

    中性乙酸铅沉淀法分离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

    A.酚羟基
    B.4位羟基
    C.γ-吡喃酮
    D.邻二酚羟基
    E.1位氧原子


    答案:D
    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酚羟基,具有酸性,可用碱提取酸沉淀法提取。

    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易溶于水,借此可与无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相互分离。

    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

    据其反应机制,γ-吡喃酮在四氢硼钠作用下开环成离子显色。

    中性醋酸铅可与邻二酚羟基络合产生沉淀。

  • 第5题:

    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浓度从低到高的乙醇洗脱,最先被洗脱的是

    A:5,7,4′-三羟基黄酮
    B:7,4′-二羟基黄酮
    C:5,4′-二羟基黄酮
    D:5,4′-二羟基异黄酮
    E:5,4′-二羟基二氢黄酮醇

    答案:D
    解析:
    聚酰胺柱色谱是黄酮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考试概率高,需熟记影响其吸附分离的因素。题中A的羟基数目最多,故吸附力最强,最后被洗脱;B、C、D、E羟基数目相同,B、C为黄酮,D为异黄酮,E为二氢黄酮醇,不同类型的黄酮其吸附力大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异黄酮吸附力最弱,故最先被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