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周龄左右的小鹅发病,发病急,病程短,解剖发现部分死鹅小肠增粗,内有凝固性的栓子,初步判断该病为( )
A.禽霍乱
B.鸭沙门氏菌病
C.小鹅瘟
D.鸭大肠杆菌病
E.鸭病毒性肝炎
第1题:
(题干)某2周龄左右雏鹅群突然发病,发病率髙达60%~??80%,病死率高达80%,与雏鹅共用同一水域的雏番鸭群也有发病,但同区域内雏鸡表现正常,发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羽毛灰暗,严重下白痢,且異便中混有肠道黏膜及纤维素性絮片,剖检部分病鹅发现小肠膨胀明显至正常大小的1~???2倍,且有类似腊肠样凝固性栓子。曾尝试投喂广谱性抗生素对该病未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但死亡略有降低。请判定该群雏鹅感染了( )????
A.正黏病毒
B.副黏病毒
C.细小病毒
D.疱疹病毒
E.腺病毒
确诊该病的方法为( )A.病毒分离
B.PCR方法
C.免疫荧光技术
D.琼脂扩散
E.综合A、B、C和D
防控该病的有效方法不包括( )
A.种鹅产蛋前1个月注射弱毒疫苗
B.避免雏鹅与成年鹅接触
C.雏鹅接种相应的灭活疫苗
D.雏鹅肌注0.5~1.0ml的小鹅瘟高免血清
E.监测雏鹅母源抗体水平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小鹅瘟的临床表现从题干可以推测这是一种仅导致水禽发病的病毒病。鵝感染疱疹病毒表现为鸭瘟,即肝脏有边缘不整,中央出血的灰白色坏死灶,且食道及泄殖腔黏膜表面有灰褐色或绿色的伪膜性坏死灶等;鹅感染正黏病毒即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表现为腺胃和肌胃黏膜出血或溃疡,胰腺出血、黄白色坏死灶或透明样坏死灶,且部分病例表现为神经症状;鹅感染副黏病毒的表现黄绿色下痢,腺胃和肌胃黏膜有出血或坏死,肠道黏膜有广泛性的坏死灶等,且出现神经症状的比例较正黏病毒感染要高;鹅感染腺病毒通常不会发病;而鹤感染细小病毒即发生小鹅瘟后的表现与题干基本一致,且肠黏膜脱落后饲喂抗生素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细菌的继发感染,可以略微降低雏鹅的死亡率,故选择C。
防控小鹅癒的方法防控小鹅瘟主要依靠弱毒疫苗接种雏鹅或种鹅,但对于雏鹅接种弱毒疫苗前,应该监测其母源抗体的水平以确定疫苗接种日龄。由于成年鹅携带病毒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避免雏鵝与成年鹅接触对于防控该病具有积极意义。采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髙免卵黄抗体也一直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但对雏鵝接种灭活疫苗对于防控小鶴瘡无应用价值。故选C。
第2题:
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下小鹅,发病后口鼻流黏液,脚软不能站立,拉白色稀粪,头颈弯曲,剖检小肠有香肠样栓子,肠黏膜充血出血,有的脱落,该病可能是( )
A.小鹅瘟
B.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C.鹅沙门氏菌病
D.鹅流感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E.鹅副黏病毒病
第3题:
小鹅瘟,鹅只日龄越小,其发病率较低。
第4题:
某7日龄左右的小鸭发病,病程短,解剖死鸭发现肝脏肿胀,肝表面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初步判断该病鸭死于( )
A.禽霍乱
B.鸭沙门氏菌病
C.鸭瘟
D.鸭大肠杆菌病
E.鸭病毒性肝炎
第5题:
某养鹅户所养3周龄小鹅突然发病,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不食,羽毛松乱,翅下垂,拉黄色或黄白色稀粪,1周左右死亡,剖检可见肝肿大,有出血斑点,胆囊肿大,脾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灶,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肾肿大,有出血斑块,该病可能是( )
A.小鹅瘟
B.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C.鹅沙门氏菌病
D.鹅流感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E.鹅副黏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