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何谓黄疸?黄疸有哪些类型?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何谓乳状液?有哪些类型?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通常鉴别乳状液的类型有哪些方法?其根据是什么?何谓破乳?何谓破乳剂?有哪些常用的破乳方法?


    参考答案:乳状液是由两种液所构成的分散系统,有水包油乳状液(O/W),油包水(W/O);乳化剂作用在于使机械分散所得的液滴不相互聚结;鉴别乳状液的方法有稀释法,染色法和电导法;根据乳状液的内相(成形时彼此分散的相)和外相(作为分散介质的相)破乳,两种液体完全分离;常用的破乳的方法有加热破乳,高压电破乳和化学破乳等。

  • 第2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试述其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发病机制为:①新生儿肝细胞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功能不成熟,以致肝脏不能充分酯化胆红素;②在新生儿期,肝细胞合成Y蛋白相对不足,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一运载过程减慢;③新生儿期都有一时性红细胞急速破坏,使肝细胞的胆红素负荷增加。

  • 第3题:

    何谓黄疸?


    答案:
    解析:
    任何原因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染黄巩膜、粘膜、皮肤、体液及其他组织,临床上称为黄疸。正常血清胆红素为1.7~17.1μmol/L(0.1~1mg/dL),其中直接(结合)胆红素为3.4μmol/L(0.2mg/dL);间接(非结合)胆红素为13.7μmol/L(0.8mg/dL)。当血中胆红素大于34.2μmol/L(>2mg/dL)时即可出现临床黄疸,大于17.1μmol/L则为隐性黄疸。

  • 第4题:

    临床上常见的黄疸类型有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汁淤积性黄疸

    D、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BCD

  • 第5题:

    何谓黄疸?


    答案:
    解析:
    任何原因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染黄巩膜、粘膜、皮肤、体液及其他组织,临床上称为黄疽。正常血清胆红素为1.7~17.1/lmol/L(0.1~lmg/dL),其中直接(结合)胆红素为3.4μmol/L(0.2mg/dL);间接·(非结合)胆红素为13.71μmol/L(0.8mg/dL)。当血中胆红素大于34.28mol/L(>2mg/dL)即可出现临床黄疸,大于17.1μmol/L则为隐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