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胃肠溃疡出血病(白底板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头颈肿胀伸长,全身性水肿,背甲稍微发青
B、腹腔内积大量积液,肝、肾肿大、质硬、呈暗红色
C、胃肠黏膜呈局灶性坏死出血
D、心肌淡白,胆囊肿大,结肠后段坏死,内壁脱落出血
第1题:
A、病菌经皮肤微细破损处进入
B、起病较缓慢
C、皮损呈水肿性红斑,表面肿胀
D、自觉疼痛
E、有寒战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第2题:
鳖胃肠溃疡出血病(白底板病)的防治措施为()
A、温室的蹩最好推迟到6月上旬出温室
B、加强水质管理,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C、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新鲜活饵,并注意质量和消毒
D、以上全对
第3题:
猪巴氏杆菌病最急性型的病理变化是()
第4题:
鳖红脖子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鳖穿孔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第6题: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第7题:
精神不振,活动力差,多悬浮水面,停食
鳖表皮脱落,腹面中部可见暗红色瘀血
脏器呈实质性病变,肝脏肿胀、质脆和瘀血
以上全对
第8题:
温度在18℃以上时流行
对各种规格的鳖都有危害,尤其对幼鳖危害最为严重
死亡率达20%~30%,最高可达60%以上
长江流域的流行季节为3~6月
第9题:
早期症状包括不吃食,鱼体发黑,病鱼漂浮在水面上
中期病鱼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
后期出现较大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坏死
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常与肠炎病并发
第10题:
穿孔病
红脖子病
爱德华氏菌病
胃肠溃疡出血病
第11题:
高热,流泪和眼睑水肿,部分鸭头颈部肿胀
病鸭下痢,粪便草绿色
病鸭出现全身性抽搐,侧卧,两脚痉挛,死前头颈扭曲于背上,呈角弓反张姿势
畏寒,虚弱,严重腹泻和脱水
口腔流涎,呼吸困难,摇头
第12题:
温室的蹩最好推迟到6月上旬出温室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新鲜活饵,并注意质量和消毒
以上全对
第13题:
蛙温和气单胞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蛙腹部膨胀,有些个体腹部膨胀如球肚皮朝上,触压有胀气感
B、腹内充满气体,内脏被挤压紧贴背壁且萎缩
C、胃肠壁为薄而透明状;肝呈青色;肾脏有的呈苍白色、贫血,有的表现充血、呈红色
D、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常与肠炎病并发
第14题:
A、高热,流泪和眼睑水肿,头颈部肿胀
B、病鸭下痢,排草绿色粪便
C、全身性抽搐,头颈扭曲于背上,呈角弓反张姿态
D、畏寒、虚弱,严重腹泻和脱水
E、口腔流涎,摇头,呼吸困难
第15题:
蛙爱德华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第16题:
鳖爱德华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蛙链球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下列对水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病蛙一般全身肿胀,腹部膨大
腹部或四肢有时可见充血、点状出血或炎症反应
肝肾肿大、充血,或出血性坏死,腹腔有较多腹水
体表伴有溃疡
第20题:
体表甲壳表面有黑褐色斑块
黑褐斑发生的部位一般是固定的
溃疡的深度未达表皮者,黑褐斑可随对虾蜕壳而消失
溃疡已达表皮之下,蜕壳时常在溃疡处发生新壳与旧壳粘连,并因此造成蜕壳困难
第21题:
发病初期稚鳖行动迟缓,食欲减退
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都(主要是前肢基部)出现一些成片的黑点或黑斑
肺局部泡壁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肝内黑色素增多、瘀血,肝细胞混浊、肿胀、坏死
第22题:
全身性出血+胃肠炎
全身性出血+浆膜炎
全身性出血+关节炎
全身性出血+淋巴结炎
全身性出血+纤维素性肺炎
第23题:
头颈肿胀伸长,全身性水肿,背甲稍微发青
腹腔内积大量积液,肝、肾肿大、质硬、呈暗红色
胃肠黏膜呈局灶性坏死出血
心肌淡白,胆囊肿大,结肠后段坏死,内壁脱落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