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连续性数据不可测量两次
B.每个测量系统必须使用数字显示的计量器量测
C.操作员和零件间可能有交互作用
D.测量系统误差会影响被测量物的真实值
第1题:
A.操作员导致的测量系统误差
B.总体变异
C.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D.分析需要的操作员的最小数量
第2题:
A.增加测量次数
B.正确使用测量仪表
C.对测量结果引入适当的修正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第3题:
在数字式测量系统分析中,测量人员间基本上无差异,但每次都要对初始状态进行设定,这时,再现性误差是指().
第4题:
测量系统是指()。
第5题:
下列对测量系统分析的陈述中正确地是()
第6题:
某黑带项目对一油品称重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变异%研究变来源标准差(SD)(6*SD)异(%SV)合计量具R&R0.0075460.045281.25重复性0.0074510.044711.23再现性0.0011920.007150.20测量员0.0011920.007150.20部件间0.6036943.6221699.99合计变异0.6037413.62245100.00可区分的类别数=112对于该测量系统,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第7题:
以下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M车间负责测量机柜的总电阻值。由于现在使用的是自动数字式测电阻仪,不同的测量员间不再有什么差别,但在测量时要先设定初始电压值V,这里对V可以有3种选择方法。作测量系统分析时,使用传统方法,对10个机柜,都用3种不同选择的V值,各测量2次。在术语“测量系统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测量系统的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中,术语“再现性”应这样解释().
第9题: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只要测量设备校准没有问题,没有必要分析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只要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没有问题,说明设备校准一定没有问题
如果测量设备没有经过校准,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一定很差
即使设备经过校准,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也不一定没有问题
第11题:
该测量系统的P/TV%值99.99%不满足要求,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该测量系统的P/TV%值1.25%小于5%,测量系统勉强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该测量系统的P/TV%值1.25%小于10%,可区分类别数112大于5,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该测量系统无P/T值,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第12题:
破坏性检测无法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每个测量系统必须使用数字显示的计量仪器
测量系统误差影响被测量对象的真值
随机测量是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第13题:
A.表示假如独立分类小于5个就可接受
B.表示一个能力很差的测量系统
C.表示数据在98%的情况下可重复
D.表示由于再现性引起的测量误差是98%
第14题:
第15题:
可区分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三种方法重复性=判断正确的的次数/总数再现性=操作员之间判断一致的次数/零件总数()。
第16题:
测定生铁中的S元素含量的测量系统中包含3台同样的自动数字检测仪,每台检测仪上有两个操作员轮流值班负责在仪器上记录数据,且假设操作员记录数据无误差。为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将10份生铁样品安排在3台检测仪上进行测量,对每片生铁样片都在各台检测仪上重复测量2次。下面关于重复性和再现性描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在测量系统分析时,我们知道总变异等于测量系统的变异加上样本的变异,其中测量系统的变异又是由以下哪一对变异造成的?()
第18题:
某测量工具对车床加工的若干根支撑轴之直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波动可看成是测量对象间的波动以及测量系统波动叠加而成。计算得到测量值的总波动的方差为10,量具重复性方差为3,再现性方差为4,基于上述数据,正确的结论是:TV2=PV2+AV2+EV2()
第19题:
在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中,测量人员间基本上无差异,但每次都要对初始状态进行设定,这时,再现性误差是指()
第20题:
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
在直接测量中会影响实际被测的量
不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第22题:
系统方差和偏倚
噪声系统和重复性
操作员的变异和仪器的变异
重复性的变异和再现性的变异
第23题:
被测对象不变,测量人员不变,各次独立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被测对象不变,在不同初始状态的设定下,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同一测量人员,对各个被测对象各测一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