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bar-R控制图不好,应采用Xbar-S控制图
B.该过程能力不足(Cp、Cpk低)
C.抽样间隔过长,应该改为半小时抽样一次
D.应先对该过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然后再进行控制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施工过程中,使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时,常采用()的方法收集数据。
第10题:
某电子元器件厂对产品生产过程采用Xbar-R控制图进行过程控制。每1个小时在生产现场抽取样本大小为5的子组,控制图显示受控,但是在所抽样的30组产品中发现总计居然有10个产品落入公差限外,针对这一现象,可能正确的判断是()
第11题:
Xbar-R控制图不好,应采用Xbar-S控制图
该过程能力不足(Cp、Cpk低)
抽样间隔过长,应该改为半小时抽样一次
应先对该过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然后再进行控制
第12题:
质量不稳定的过程应采用较高的抽样频率
同子组内的样品就在短间隔内抽取,以避免异因进入
当CP<1时,可以增大抽样间隔
对于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过程可以减少子组抽取的频次
抽取子组的数量与过程质量水平无关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断后延伸率是精密带钢的关键指标之一,绘制单值控制图进行监控。单值控制图的上限、下限分别为12和6,控制图显示过程稳定,无异常。而顾客对断后延伸率的要求是8~10,那么,下述对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第22题:
使用控制图对于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首先应()。
第23题:
分析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需控制的指标
选择所使用的X-R控制图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