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该过程的Cp不变,而使用方要求CpK=1.33,最合理的措施为( )。
A.缩小分散程度
B.放宽公差带
C.加强质量检验
D.减少偏移量
第1题:
关于过程能力及过程能力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过程能力的大小与公差无关
B.Cp等于公差除以3倍的过程质量特性标准差
C.Cp值越大,表明过程质量特性的离散程度越大
D.Cp与CpK的差反映了过程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的偏离程度
E.Cp=l时,99.73%的过程输出将在规范范围内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以下过程能力要求中,()符合客户要求。
第7题:
放宽技术要求,使规定的公差范围T增大,可以使工序能力指数Cp()
第8题:
()表明工序能力充分满足公差要求,但过大时应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加工精度过高造成浪费。
第9题:
己知过程能力指数Cp=1.5,Cpk=1.4,Ppk=0.8,首先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第10题:
工序能力指数为()时,说明工序能力满足公差要求程度不足,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第11题:
工序能力指数()时,说明工序能力满足公差要求程度正常。
第12题:
调整过程均值,使其接近公差中心(此可搜到题)
调整公差限,使公差范围增大
因Cp与Cpk近似相等,且都大于1.33,无需采取任何措施
判定过程稳定性有问题,找出影响稳定的因素并消除,保持稳定过程,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第13题:
若Cp,满足要求,但Cpk眯不满足要求,则首选的过程改进策略为( )。
A.消除过程的异常波动
B.减小过程的离散程度
C.减少过程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的偏离程度
D.识别并减少可查明原因的影响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若该过程的Cp不变,而使用方要求Cpk=1.33,你认为最合理的措施为()。
第19题:
工序能力指数为()时,说明工序能力满足公差要求程度正常。
第20题:
过程能力指数Cpk是过程能力满足标准(规格或公差)程度的度量,下述关于过程能力指数Cpk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21题:
请指出下列哪些过程的过程能力较高()。
第22题:
某种轴承,其直径要求为Φ40±0.1mm,连续数批检验结果表明,直径平均值为Φ39.96mm,标准差为0.02mm。回答下列小题。如果顾客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k>1.33,则可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第23题:
缩小分散程度
放宽公差带
加强质量检验
减少偏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