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作控制图,正确的抽样方法包括( )。
A.每次取一个产品作为子组
B.每次取4~5个产品作为一个子组
C.取20~25个子组计算控制限并描点
D.根据过程的稳定性和产量合理确定子组取样间隔
第1题:
作-R控制图时,取预备数据,至少取( )组。
A.15
B.25
C.35
D.45
第2题:
A.常取最大值的1/10取整作组距
B.常取最小值的1/10取整作组距
C.常取极差的1/10取整作组距
D.极差除以组数取整作组距
E.以上都不对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编制组段数为10的频数表,在确定组距时()
第11题:
常取最大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
常取最小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
常取极差的1/10取整作为组距
组距等于极差
常取极差的一半取整作为组距
第12题:
合理确定取样间隔
合理确定子样容量
子样组数最好大于25
剔除不明原因的异常数据
子样组数最好在20~25之间
第13题:
A.Xbar-R控制图不好,应采用Xbar-S控制图
B.该过程能力不足(Cp、Cpk低)
C.抽样间隔过长,应该改为半小时抽样一次
D.应先对该过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然后再进行控制
第14题:
为使控制图能够正确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应注意( )。
A.合理确定取样间隔
B.合理确定子样容量
C.子样组数为20~25之间
D.剔除不明原因的异常数据
E.子样组数最好小于20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子组内取样间隔越长越好
过程稳定性好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同一子组应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取得
尽量缩短子组间取样间隔
过程劣化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第23题:
每次取一个产品作为子组
每次取4~5个产品作为一个子组
取20~25个子组计算控制限并描点
根据过程的稳定性和产量合理确定子组取样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