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若对A、B两类不合格的检验均符合批接收要求,才能最终接收批,则这8批交检产品最终接收了( )批。
A.2
B.3
C.4
D.0
第2题:
对于产品具有多个质量特性且分别需要检验的情形,只有当该批产品的( )被接收时,才能判定该批产品最终接收。
A.一次抽样方案检验结果
B.二次抽样方案检验结果
C.多次(五次)抽样方案检验结果
D.所有抽样方案检验结果
第3题:
对批量产品,检验人员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 )处置。
A.接收
B.拒收
C.复检
D.停产
E.降级
第4题:
检验判定结果为( )。
A.B类不合格抽检批接收
B.C类不合格抽检批不接收
C.该批产品不接收
D.A类不合格抽检批不接收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对批量产品,检验人员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处置。
第9题:
当使用方在采购产品时,对交检批提出的质量要求为Pt=1%,则有()。
第10题:
对A类不合格品检验的判定结果是不接收该批
对B类不合格品检验的判定结果是不接收该批
对C类不合格检验的判定结果是接收该批
不接收该批产品
第11题:
当交检批质量水平p≤Pt,接收该批产品
当交检批质量水平P>Pt,不接收该批产品
当交检批质量水平P≤Ac,接收该批产品
当交检批质量水平P≥Re,不接收该批产品
当样本中的d≥Ac,接收该批产品
第12题:
事先规定抽样次数,每次从批中抽取一个单位产品,检验后按某一确实规则做出接收或拒收该产品的判定
不事先规定抽样次数,每次从批中只抽取一个单位产品,检验后按某一确定规则做出接收或拒收该批产品或需继续抽检的判定
事先规定抽样次数,按次数检验后作出判定
不事先规定抽样次数,每次从批中抽取多个产品,检验后按某一确定规则做出接收或拒收该批产品或再抽取检验产品的判定
第1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抽样检验就是从检验批中只抽取一个样本就对该批产品做出是否接收的判断
B.二次抽样检验是一次抽样检验的延伸,它要求对一批产品抽取两个样本即做出批接收与否的结论,当从第一个样本不能判定批接收与否时,要再抽第二个样本
C.多次抽样是二次抽样的进一步推广,例如五次抽样,则允许必须抽取5个样本才最终确定批是否接收
D.序贯抽样检验不限制抽样次数,每次抽取一个单位产品,直至按规则做出是否接收批的判断为止
E.二次抽样检验是一次抽样检验的延伸,它要求对一批产品抽取两个样本即做出批接收与否的结论,必须抽出两个样本才能作出判断
第14题:
对一种产品的A、B、C三类不合格特性分别进行抽样验收,对C类不合格特性的检测是破坏性的。当C类不合格特性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 )。
A.对C类特性进行全检
B.不接收该批产品
C.重新对C类不合格进行检验
D.接收该批产品,但C类特性作不合格标记
第15题:
根据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将产品不合格分为A、B、C三类,检验时发现只有C类不合格品数超过抽样方案的接收数,根据检验结果可判断( )。
A.接收该批产品
B.不接收该批产品
C.该批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D.应对产品批进行处置
E.应继续抽样,再行判断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对于一个理想的抽检方案,当p≤p。时()。
第21题:
批接收概率L(p)=1,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接收
批接收概率L(p)=0,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拒收
批接收概率L(p)=1,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拒收
批接收概率L(p)=0,即该批产品应以100%的概率接收
第22题:
接收
拒收
复检
停产
第23题:
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为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
目的是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可以被接收
经检验的接收批中仍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可能包含合格品
对象是一批产品,应用的是统计原理
经检验的接收批中不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可能包含合格品
第24题:
B类不合格抽检批接收
C类不合格抽检批不接收
该批产品不接收
A类不合格抽检批不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