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即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减小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内力,以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确保正常使用功能。
更多“何谓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其目的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  )

    A、对局部荷载较大区域采用桩基,其他区域采用天然地基
    B、裙房与主楼基础不断开时,裙房采用小直径预制桩,主楼采用大直径灌注桩
    C、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桩基,核心筒区域桩间距采用3d,核心筒外围区域采用5d
    D、对于大体量筒仓,考虑边桩效应,适当增加边桩、角桩数量,减少中心桩数量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条文说明第3.1.8条第5款规定,在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对荷载集度高的区域实施局部增强处理,包括采用局部桩基与局部刚性桩复合地基;B项,根据条文说明第3.1.8条第5款规定,对于主裙楼连体建筑基础,应增强主体,弱化裙房,裙房采用小直径预制桩,主楼采用大直径灌注桩是可行的;C项,根据条文说明第3.3.3条第4款规定,框架—核心筒结构应强化内部核心筒和剪力墙区,弱化外围框架区,对强化区,采取增加桩长、增大桩径、减小桩距的措施,对弱化区,除调整桩的几何尺寸外,宜按复合桩基设计;D项,根据第3.1.8条第4款规定,对于大体量筒仓、储罐的摩擦型桩基,宜按内强外弱原则布桩,即增加中心桩数量,减少角桩、边桩数量。

  • 第2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在确定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下列哪种情况下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  )

    A、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承台底为液化土
    B、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结构,承台底为新近填土
    C、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底为正常固结黏性土
    D、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承台底为湿陷性土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4条,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①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②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③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④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根据第5.2.5条,当承台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沉桩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

  • 第3题:

    何谓生产运营管理?其目的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完成生产运营计划;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缩短生产周期;提供生产系统柔性

  • 第4题:

    关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变刚度调平设计概念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变刚度调平设计可减小差异变形
    B.变刚度调平设计可降低承台内力
    C.变刚度调平设计可不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分布
    D.变刚度调平设计可降低上部结构次内(应)力


    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条文说明第3. 1. 8条规定,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旨在减小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内力,以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确保正常使用功能。

  • 第5题:

    何谓“炼字”,其目的是什么?
    (1)炼字指为了妥帖完美地表达意义而对字词进行的选择锤炼。
    (2)其目的不仅在于符合节奏和音律,准确表达意义,而且也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