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 )。A.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B.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C.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题目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 )。

A.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B.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C.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相似考题
更多“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 )。 A.公开发行和非公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122 题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

  • 第2题:

    甲上市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其发行方案的下列内容中,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对象为20名机构投资者
    B.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对象中包括乙信托公司管理的一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C.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D.投资者在本次非公开发行中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个月内不得转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选项A表述错误。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选项B表述错误。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除特定的发行对象,12个月内不得转让;选项D表述错误。

  • 第3题: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

    A: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B: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C: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答案:A,B,C,D
    解析: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 第4题:

    下列关于《证券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证券法未对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作出规定
    B:强调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C: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答案:A
    解析: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的新规定为:①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②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③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④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 第5题: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B:《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未对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进行规定
    C:强调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督职能

    答案:B
    解析: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 第6题:

    股票的发行方式包括( )。

    A.公开直接发行
    B.公开间接发行
    C.非公开直接发行
    D.非公开间接发行

    答案:B,C
    解析:
    股票的发行方式包括公开间接发行和非公开直接发行。

  • 第7题:

    (2019年)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股票发行行为中,应报证监会核准的有( )。

    A.非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后股东人数为200人
    B.上市公司发行新股
    C.非公众公司申请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
    D.股份有限公司在主板和中小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答案:B,D
    解析:
    参考上表及本章考点13下表格“是否需要中国证监会核准综述(非上市公众公司)”。

  • 第8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关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是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B.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对象不超过35人
    C.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得采用公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劝诱的发行方式
    D.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
    E.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依法承销或自行销售,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转让

    答案:A,C,E
    解析: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对象不超过200人,选项B错误;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依法承销或自行销售,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证券公司柜台转让。

  • 第9题: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

    • A、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 B、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 C、明确了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 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下列关于证券发行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券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
    • B、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属于非公开发行
    • C、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 D、非公开发行,也称私募发行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及转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发行人的董事不得参与本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认购

    B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C

    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

    D

    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可以公开转让


    正确答案: B,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证券发行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证券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

    B

    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属于非公开发行

    C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D

    非公开发行,也称私募发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非公开发行,也称私募发行,是指采用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的对象发行的行为。《证券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B选项属于公开发行。

  • 第13题:

    下列各项情形中,需要经证监会核准的有( )。

    A.非公众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票
    B.非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发行后股东超过200人的发行
    C.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定向发行
    D.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

    答案:B,C,D
    解析:
    非公众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发行后发行人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发行方式也没有采用公开发行方式的股票发行;此种股票发行不需报经证监会的核准。

  • 第14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B.每次发行对象不超过10人
    C.发行人的监事不得参与本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认购与转让
    D.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可以采用广告方式

    答案:A
    解析:
    选项B: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选项C: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可以参与本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认购与转让,不受合格投资者资质条件的限制。选项D: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 第15题: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
    A.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B.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C.明确了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D.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答案:A,B,C,D
    解析:
    答案为ABCD。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 第16题:

    2005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答案:错
    解析: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本题说法错误。

  • 第17题:

    下列关于《证券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强调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
    B:将证券上市核准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督
    C:证券法未对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作出规定
    D: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

    答案:C
    解析: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 第18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注册制全面实施后,证券发行行为仍需证监会核准的有( )

    A.非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
    B.非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后股东超过200人(不含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
    C.非公众公司申请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
    D.上市公司发行新股

    答案:B,C
    解析:
    非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无需履行注册制或者证监会核准,选项A错误。上市公司发行新股,采取注册制,选项D错误。

  • 第19题:

    下列关于证券发行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券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
    B.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属于非公开发行
    C.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D.非公开发行,也称私募发行

    答案:B
    解析:
    非公开发行,也称私募发行,是指采用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的对象发行的行为。《证券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B选项属于公开发行。

  • 第20题:

    以下违反《公司法》或者《证券法》的是:()

    • A、公司发起人是300人
    • B、非公开发行证券,采用广告方式
    • C、非公开发行证券,采用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 D、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及转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发行人的董事不得参与本*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认购
    • B、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 C、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
    • D、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可以公开转让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违反《公司法》或者《证券法》的是:()
    A

    公司发起人是300人

    B

    非公开发行证券,采用广告方式

    C

    非公开发行证券,采用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D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B

    每次发行对象不超过10人

    C

    发行人的监事不得参与本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认购与转让

    D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可以采用广告方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