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总体两指标变量相关性做出结论之前,必须检验样本r值(积矩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可用Fisher的t检验法。( )
第1题:
A、根据|r|大小,可将两变量关系分为低、中和高度相关
B、根据两组|r|大小,可直接比较相关密切程度
C、算出r值后,还学要做显著性检验才能确定两变量的有无线性相关
D、若r>0.7,则两变量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性
第2题:
积矩相关系数r用于测定两指标变量线性相关的程度,当r的取值处于( )时,可认为是显著相关。
A.O<|r|≤0.3
B.0.3<|r|≤0.5
C.0.5<|r|≤0.8
D.0.8<|r|≤1
第3题:
第4题:
根据样本算得两个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经t检验,P<0.01,可认为()。
第5题:
样本相关系数r=0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6题:
若r=0.30,经检验P>0.05,则()
第7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相关系数r只说明样本的变量之间的管理,不能代表总体,若要代表总体,则还要进行检验。
第9题:
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r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值很小,是否意味着两变量间一定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第10题:
由样本求得的相关系数r=0.89,说明()
第11题:
样本来自高度相关的相关总体
两变量相关关系极为密切,即r>0.7
与P<0.05比较而言,有更大的把握接受无效假设H0,得出总体相关系数ρ=0的结论
与P<0.05比较而言,有更大的把握得出两变量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即ρ≠0)的结论
第12题:
X与Y间相关密切
总体相关系数ρ=1
总体相关系数ρ=0
总体相关系数ρ≠0
总体相关系数ρ>0
第13题:
若r=0.40,经假设检验得P<0.05( )
A、可以认为两变量存在直线关系
B、尚不能认为两变量存在直线关系
C、两变量相关关系密切
D、尚不能认为两变量存在相关关系
E、不能得出总体相关系数p≠0的结论
第14题:
第15题:
在根据相关系数对指标变量相关关系做出结论之前,必须检验样本r值的显著性。()
第16题:
根据样本指标,分析总体指标的假设值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称为()。
第17题:
由样本算得相关系数r=0.88,说明()。
第18题:
对总体均值μ进行检验,影响检验结论的因素有()。
第19题: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第20题:
由样本求得相关系数r=0.98,且假设检验P<0.0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21题:
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r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意味着两变量间一定无关系?
第22题:
直线相关分析中,对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第23题:
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r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
r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为大于0的总体
r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不为0的总体
以上都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