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1.阐明对“民法典”的态度。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具有基础性的民事法律规范。它的诞生符合新时代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里程碑意义。
2.分析“民法典”的意义;
(1)民法典具有全面性。其内容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每个组织的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2)民法典具有时代性。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民法典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并且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3)民法典具有平等性。从出生到死亡,如强化对胎儿利益的保护,降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宣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规定成年监护制度,增设专章规定居住权,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
(4)民法典具有温情性。民法典为家庭筑起了一道保护的港湾,将“离婚冷静期”纳入登记离婚程序,减少轻率冲动离婚;
3.阐述如何具体践行;
(1)加强普法宣传。一方面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依法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扎实推动法律实施,把良法真正变成善治;另一方面要通过集中宣传和普及宣传等多种形式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2) 跟进做好民法典的法律解释等工作,尤其是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细化解释相关规定,使法律实务界准确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