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灾害应急响应
B、灾害信息发布
C、应急物质储备
D、预警会商与信息共享
E、灾害应急社会动员
第1题: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按功能层次划分,包括以下系统().
第2题:
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等工作。
第3题: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第4题: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指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公安、民政、电力监管等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气象及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机制,实现相关灾情、险情等信息的实时共享。
第5题:
《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有关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
第6题:
城市灾害应急和危机管理的保障措施()
第7题: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采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为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信息公布、应急终止或解除等八方面的工作。
第8题:
预警信号
可能影响程度
临近实况监测
发生灾害范围
公众关注程度
第9题:
联合
联动
联防
联席
第10题:
灾害种类
灾害强度
影响范围
发展趋势
应急响应和服务工作
第11题:
预报平台
应急响应机制
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
第12题:
启动应急响应的机构或部门
气象部门
地方政府
政府应急办
第13题: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第14题:
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体系的有效衔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第一时间有偿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15题: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确定应急响应的种类、级别、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急会商和综合研判,以《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为应急响应启动的参照标准,综合考虑()等多种因素,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具体建议。
第16题:
《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有关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
第17题: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指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等。
第18题:
救灾要加强()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包括救灾的装备物资、救灾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保障、提高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能力等方面。
第19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
第20题:
气象灾害的类别
预警级别
起始时间
可能影响范围
警示事项
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
第21题:
第22题:
电视直播
发布新闻通稿
组织现场报道
接受记者采访
举行新闻发布会
第23题:
响应启动
分部门响应
分灾种响应
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