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准备验票上火车,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地区发生一起手机专卖店被盗窃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故此民警认为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问,第二天(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盗窃嫌疑予以放行。 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至()。 A.四十八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十二小时

题目
2015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准备验票上火车,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地区发生一起手机专卖店被盗窃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故此民警认为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问,第二天(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盗窃嫌疑予以放行。
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至()。

A.四十八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十二小时
D.八小时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十二小时;对在十二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因此选择A项。
更多“2015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准备验票上火车,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地区发生一起手机专卖店被盗窃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故此民警认为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问,第二天(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盗窃嫌疑予以放行。 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至()。 A.四十八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十二小时”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陈某行迹可疑,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陈某还具有以下哪些情形,民警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 A、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
    • B、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
    • C、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
    • D、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某派出所在办理周某出售淫秽物品一案时,决定对其进行传唤。办案民警陈某、赵某送达传唤证时,发现只有周某一人在家,并且其家中可能藏有淫秽光盘,遂向周某出示工作证件,对其依据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了10张淫秽光盘,民警赵某在笔记本上予以注明。周某又称在其小商店内还有一部分淫秽光盘。陈某、赵某赶紧携带发现的淫秽光盘回到派出所向所长报告了此情况。经所长同意,二人带着由派出所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到周某的商店进行检查,又发现了5张淫秽光盘,二人决定予以扣押,民警赵某又在笔记本上予以注明。两名民警对扣押光盘,给周某打了个“今扣周某15张淫秽光盘。陈某、赵某”的条子。下列有关民警在办案中的违法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公民住所进行检查没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 B、两次检查均未制作检查笔录
    • C、所长无权批准检查证明文件,且派出所无权开具
    • D、未制作扣押物品清单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2005年5月10日,民警张某在巡逻中,发现一外地男青年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该青年说不清来源,遂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该青年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长批准,决定再对其延长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查工作需要,没有通知其家属。试问,本案中该派出所在履行职责中,存在以下哪些执法问题?()

    • A、民警张某无权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
    • B、派出所长无权决定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
    • C、未依法通知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 D、该青年不属于继续盘问的对象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彭某被派出所适用继续盘问,由于该派出所未设置候问室,在继续盘问间隙期间,民警可以将彭某送入附近公安派出所的候问室看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王某有违法犯罪嫌疑,巡逻民警经出示证件,对其当场盘问,发现王某随身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赃物,将王某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问。经继续盘问、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届满,仍不能证实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将其立即释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某派出所对一违法犯罪嫌疑人继续盘问,由于嫌疑人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回函未到,继续盘问48小时后嫌疑仍不能排除,所长决定收到回函确认其无问题后再释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以下有关办理行政案件的做法不当的有()。

    • A、违法嫌疑人李某在铁证面前还是拒不交代,为挫败其顽固心理,办案民警用手铐铐住李某
    • B、违法嫌疑人张某无故谩骂办案民警,为打击其嚣张气焰,办案民警对其使用警绳捆绑
    • C、违法嫌疑人赵某趁民警不备,意欲行凶被办案民警发现,为防止赵某继续行凶,办案民警将其铐住
    • D、违法嫌疑人陈某趁民警不备意欲脱逃,办案民警用警绳将其捆绑,经家属做工作,陈某放弃了脱逃念头开始交代。办案民警为防万一,一直未给陈某松绑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在行政赔偿中,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下列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应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是()。

    • A、某派出所民警王某在办理一起治安案件时,因被侵害人徐某过于激动,将徐某关进留置室4个小时
    • B、某派出所民警陈某因家中有急事,未按照派出所的规定,向档案室移交刘某殴打他人的治安案卷(已作出处罚决定并执行拘留完毕),而是将案卷放在自己办公桌抽屉内。恰巧当天晚上派出所失火,将该屋内的物品全部烧毁。后刘某向法院起诉,因证据材料被烧毁,无法提供,法院撤销了对刘某的处罚
    • C、某派出所查获一起盗窃自行车的案件。民警在询问违法嫌疑人赵某时,该所所长张某经过,见赵某拒不交代且态度顽劣,就上去打了赵某两记耳光,并踹其一脚,赵某当即倒在地上。后经鉴定,赵某为轻微伤
    • D、民警张某与其邻居孙某有矛盾。一日,张某在办理孙某非法侵入住宅一案时,因其知道孙某不识字,便伪造了一份材料让孙某在上面捺了指印,致使孙某被错误拘留10日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赵某开了一家小吃店,某日晚上小吃店关门后,赵某发现忘了拿账簿,便让服务员朱某回店里拿。朱某返回店里时发现两名窃贼潜入小吃店行窃,遂打电话告诉赵某。赵某立刻到楼下的甲派出所报警。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告知赵某,因不归其管辖,将在24小时内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让赵某到乙派出所领取受案回执单。赵某便直接到乙派出所报警,乙派出所民警在赵某带领下到小吃店处警,但盗窃嫌疑人已逃跑。 某日,宋某与他人一同到饭店吃饭,因认为服务员态度不好,以饭菜难吃为借口,拒不付餐费300元,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还挥舞拳头不让老板做生意。老板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将宋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并从其身上查出1把管制刀具。宋某供述了其曾盗窃赵某小吃店,偷走店里的收银机(里面没有现金,价值400元)卖给蔡某,获赃款50元的事实,并称再也没有其他违法行为。 为查清宋某盗窃赵某小吃店的案情,民警将朱某传唤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到赵某的小吃店调取监控录像让朱某进行辨认。因朱某没有辨认出宋某,民警便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辨认情况,让朱某签名。办案过程中,赵某到派出所咨询案件办理情况,民警以案件办理需要保密为由,拒绝告知其案件办理情况。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甲派出所民警受理案件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1.甲派出所民警让赵某到乙派出所领取受案回执单不符合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回执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报案人,一份附卷。甲派出所民警应制作受案回执单,一份交给赵某,一份附卷。
    2.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得知有两名窃贼正在行窃还让赵某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的做法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8条规定,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对违法嫌疑人正在实施危害行为的,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应当立即处警到小吃店抓获正在行窃的两名窃贼,再将抓获的两名窃贼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

  • 第10题:

    2005年5月l0日,民警叶某在巡逻中,发现一外地男青年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又习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该青年说不清来源,叶某逐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该青年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决定再对其延长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查工作需要,没有通知其家属。试问,本案中该派出所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执法问题有()。

    • A、民警叶某无权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
    • B、派出所所长无权决定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
    • C、未依法通知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 D、该青年不属于继续盘问的对象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民警李某认为赵某有违法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可以直接决定对其继续盘问48小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根据《人民警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某因犯分裂国家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钱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对赵某剥夺政治权利、对钱某缓刑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
    • B、钱某曾被某县公安局辞退,其不得再担任人民警察
    • C、民警王某在巡逻时发现胡某形迹可疑,于是上前盘问、检查,发现其包里携带T型开锁器且其身份不明,遂将胡某带回派出所,经公安派出所长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 D、2015年考试题11月2日,周某酒后驾车被查处后,阻碍民警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进而持砖头殴打民警,其涉嫌妨碍公务罪,且对其应当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C,D

  • 第13题:

    对不讲()、住址、身份,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继续盘问的时间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正确答案:真实姓名

  • 第14题:

    2005年5月10日,民警叶某在巡逻中,发现一外地男青年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该青年说不清来源,叶某遂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该青年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决定再对其延长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查工作需要,没有通知其家属。试问,本案中该派出所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执法问题有()。

    • A、民警叶某无权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
    • B、派出所所长无权决定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
    • C、未依法通知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 D、该青年不属于继续盘问的对象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不明身份的男子张某有违反治安管理嫌疑,被民警发现,经当场盘问,没有排除其违法嫌疑,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某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李某行迹可疑,经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计算继续盘问的时限是从他被()之时起。

    • A、被害人、证人怀疑其有犯罪行为的发现
    • B、有可能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控制
    • C、身份不明的带至公安机关
    • D、携带的物品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送入候问室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张某在某公安机关派出所查办一起赌博案件时逃跑,后该所民警带领协警在去社区的途中发现张某,为了将张某带至派出所审查,民警应()。

    • A、叫协警看住张某,自己到派出所去开具传唤证后对张某进行传唤
    • B、立即对张某口头传唤
    • C、对张某当场盘问后,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 D、直接将张某带至派出所询问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公安派出所民警在夜间巡逻时,遇见张某形迹可疑,经盘问后,决定将其带至公安派出所继续盘问。关于继续盘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盘问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不适用《行政强制法》的规定
    • B、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24小时
    • C、对张某继续盘问,须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
    • D、对张某可不经当场盘问、检查而直接将其带至公安派出所继续盘问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民警叶某、李某在巡逻中发现黄某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且说不清来源,遂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黄某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决定对其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查工作需要,没有通知其家属。本案存在的问题有()。

    • A、民警叶某、李某无权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
    • B、派出所所长无权决定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
    • C、未依法通知黄某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 D、黄某不属于继续盘问的对象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刘某形迹可疑,公安派出所民警对其进行盘问、检查,发现其包里携带大量手机,遂将其带到公安派出所继续盘问。对其继续盘问时间为带至公安派出所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赵某开了一家小吃店,某日晚上小吃店关门后,赵某发现忘了拿账簿,便让服务员朱某回店里拿。朱某返回店里时发现两名窃贼潜入小吃店行窃,遂打电话告诉赵某。赵某立刻到楼下的甲派出所报警。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告知赵某,因不归其管辖,将在24小时内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让赵某到乙派出所领取受案回执单。赵某便直接到乙派出所报警,乙派出所民警在赵某带领下到小吃店处警,但盗窃嫌疑人已逃跑。 某日,宋某与他人一同到饭店吃饭,因认为服务员态度不好,以饭菜难吃为借口,拒不付餐费300元,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还挥舞拳头不让老板做生意。老板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将宋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并从其身上查出1把管制刀具。宋某供述了其曾盗窃赵某小吃店,偷走店里的收银机(里面没有现金,价值400元)卖给蔡某,获赃款50元的事实,并称再也没有其他违法行为。 为查清宋某盗窃赵某小吃店的案情,民警将朱某传唤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到赵某的小吃店调取监控录像让朱某进行辨认。因朱某没有辨认出宋某,民警便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辨认情况,让朱某签名。办案过程中,赵某到派出所咨询案件办理情况,民警以案件办理需要保密为由,拒绝告知其案件办理情况。 宋某、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是指一人或者多人在公共场所或者其他场所无事生非、无理取闹,实施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以及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破坏公共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宋某在饭店吃饭拒不付餐费300元,与老板发生争执不让老板做生意,扰乱公共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2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宋某携带1把管制刀具进入饭店,构成非法携带管制器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4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宋某盗窃赵某小吃店里的收银机,收银机价值400元,尚不够刑事处罚,构成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9条第3项规定,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行为。蔡某以50元的价格收购有赃物嫌疑的收银机,构成收购赃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第22题:

    赵某因手机被盗到派出所报案。后经调查是张某所为,被盗手机同时被收缴,张某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办案民警王某把该手机留下自用,但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慎丢失。赵某曾多次到派出所索要手机,王某称该手机是证据已经扣押。请问:公安机关办案存在哪些不合法之处。


    正确答案: (1)被盗手机不应当被收缴。
    (2)民警王某擅自使用被侵害人财物。
    (3)公安机关不及时返还被侵害人财物。

  • 第23题:

    赵某开了一家小吃店,某日晚上小吃店关门后,赵某发现忘了拿账簿,便让服务员朱某回店里拿。朱某返回店里时发现两名窃贼潜入小吃店行窃,遂打电话告诉赵某。赵某立刻到楼下的甲派出所报警。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告知赵某,因不归其管辖,将在24小时内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让赵某到乙派出所领取受案回执单。赵某便直接到乙派出所报警,乙派出所民警在赵某带领下到小吃店处警,但盗窃嫌疑人已逃跑。 某日,宋某与他人一同到饭店吃饭,因认为服务员态度不好,以饭菜难吃为借口,拒不付餐费300元,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还挥舞拳头不让老板做生意。老板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将宋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并从其身上查出1把管制刀具。宋某供述了其曾盗窃赵某小吃店,偷走店里的收银机(里面没有现金,价值400元)卖给蔡某,获赃款50元的事实,并称再也没有其他违法行为。 为查清宋某盗窃赵某小吃店的案情,民警将朱某传唤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到赵某的小吃店调取监控录像让朱某进行辨认。因朱某没有辨认出宋某,民警便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辨认情况,让朱某签名。办案过程中,赵某到派出所咨询案件办理情况,民警以案件办理需要保密为由,拒绝告知其案件办理情况。 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1.民警传唤证人朱某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1款规定,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传唤的适用对象是违法嫌疑人,不包括证人。民警不能对证人朱某适用传唤。
    2.对辨认过程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辨认情况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90条规定,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办案人民警察和辨认人签名或者捺指印。民警让朱某辨认监控录像,未能辨认出宋某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办案人民警察和辨认人朱某签名。
    3.派出所民警以案件办理需要保密拒绝告知赵某案件办理情况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1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派出所民警对未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宋某盗窃赵某小吃店财物,应当告知赵某案件办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