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2日,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日;2000年,3月,李某被依法判处拘役6个月;2001年2月,何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收容教养1年。2003年2月,王某、李某、何某三人在春运期间合伙倒卖车票、船票,但都不够刑事处罚。在此情形下,他们中谁会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A. 王某 B.李某 C. 何某 D. 三人均不会

题目
2000年1月2日,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日;2000年,3月,李某被依法判处拘役6个月;2001年2月,何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收容教养1年。2003年2月,王某、李某、何某三人在春运期间合伙倒卖车票、船票,但都不够刑事处罚。在此情形下,他们中谁会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

A. 王某
B.李某
C. 何某
D. 三人均不会

相似考题
更多“2000年1月2日,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日;2000年,3月,李某被依法判处拘役6个月;2001年2月,何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收容教养1年。2003年2月,王某、李某、何某三人在春运期间合伙倒卖车票、船票,但都不够刑事处罚。在此情形下,他们中谁会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4年7月,王某无故对邻居李某实施殴打行为,致李某轻伤,共花去医疗费用3000余元。受害人李某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决定对王某取保候审,王某提供村委会主任黄某担任保证人。但在诉讼进行期间,王某外出打工以逃避审判,而黄某明知王某所在地而拒不向法院提供情况,致使王某长时间逍遥法外。请问黄某依法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

    A.人民法院依法对黄某进行罚款

    B.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追究黄某包庇罪的刑事责任

    C.黄某应当对李某花费的3000余元医疗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公安机关依法对黄某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查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保证人责任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第55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56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56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第56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诉法解释》第73条规定:“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请求数额为限。”法律为了实现取保候审的目的,即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妨碍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保证人规定了严格的责任,其中既有司法的、刑事的责任,也有民事的责任。根据前述法律的规定,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是ABC。D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予排除。

  • 第2题:

    2000年1月2日,王某被依法判处管制3个月;2000年3月,李某被依法判处拘役6个月;2001年2月,何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收容教养1年。2003年2月,王某、李某、何某三人在春运期间合伙倒卖车票、船票,但都不够刑事处罚。在此情形下,他们一定会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的是( )

    A.王某

    B.李某

    C.何某

    D.三人均不会


    正确答案:AB
    解析:由材料知:2003年2月,王某、李某均符合劳动教养条件,可以决定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何某是否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根据1993年4月26日《公安部关于对不满十四周岁的少年犯罪人员收容教育问题的通知》,不能判定何某在2003年2月时已年满16周岁,因此,不能肯定何某会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 第3题:

    12岁的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依法可以免于处罚
    B、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C、可由公安机关予以收容教养
    D、可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4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2岁的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相关部门应当对其进行教育、感化,依法可以免于处罚,无须被收容教养、行政拘留。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民法通则》,若王某的行为造成他人身体受伤或财产受损,其监护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B项的表述不准确。

  • 第4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可以依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 A、张某和王某
    • B、王某和李某
    • C、李某和赵某
    • D、张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李某因盗窃被依法查处,一般情况下,李某在()阶段申请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 A、侦查
    • B、起诉
    • C、审判
    • D、执行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王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羁押期间王某称自己患有梅毒,需要治疗,县公安机关经查属实后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在取保候审期间,王某在一洗浴场所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可以依法对王某提请批准逮捕
    • B、对王某嫖娼行为予以治安处罚
    • C、对王某涉嫌传播性病罪一并侦查
    • D、将王某变更为监视居住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王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被某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在送所执行时,发现王某刚满15周岁零7个月。公安机关应当()。

    • A、依法执行拘留处罚
    • B、将拘留处罚改为罚款
    • C、不执行拘留处罚
    • D、根据王某的悔过表现决定是否执行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李某和王某是夫妻,因家庭琐事李某给了王某一耳光,王某报警。李某事后非常后悔,立即给王某道歉,王某也原谅了李某,不愿意公安机关处理李某。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出警,依法取证
    • B、保护王某、李某的隐私
    • C、对李某批评教育
    • D、尊重王某的意愿,对李某不予处理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下列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 A、王某因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
    • B、李某卖淫被民警查获,公安机关给予其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 C、王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被处罚金2000元
    • D、李某因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罚款200元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李某,17岁,无前科,因诈骗被依法决定行政拘留5日,应对其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李某在一超市购物时不小心撞到了同在购物的王某,王某遂骂李某,后两人争执并动手,李某将王某达成轻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本案
    • B、李某与王某达成协议的,则公安机关不予处罚
    • C、如李某或者王某不执行调解协议的,公安机关应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 D、李某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A,B,C,D

  • 第12题:

    多选题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陈某,其强制隔离戒毒的时间连续计算的情形有()。
    A

    被依法收监执行拘役

    B

    被依法劳动教养

    C

    被依法刑事拘留

    D

    被依法逮捕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对谁可以依法暂予监外执行?

    A.张某和王某

    B.王某和李某

    C.李某和赵某

    D.张某和李某


    答案及解析:B 《刑诉法》第214条之规定,暂予监外执行仅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题中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刑罚的只有王某和李某,因此B为正确答案

  • 第14题:

    初中生王某因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不可继续回学校读书
    B.学校可以取消王某的学籍
    C.王某只能够到工读学校就读
    D.王某可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说小王是初中,是未成年人,被判一年缓二年执行,可以回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且不得受歧视,学校也不得取消其学籍。故本题选D。

  • 第15题:

    12岁的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依法可以免于处罚
    B.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C.可由公安机关予以收容教养
    D.可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答案:A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第16题:

    具有下列()情形,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无须予以补偿或赔偿。

    • A、李某依法取得了公安机关颁发的在江边某处开办宾馆酒店的行政许可,后为了公共安全的需要,行政机关撤回了该行政许可
    • B、猎户赵某违反规定乱捕滥杀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赵某的持**证被公安机关吊销,猎**也被没收
    • C、陈某向公安机关申请开办网吧许可,公安机关民警李某玩忽职守,未经实地检查其场地条件就批准了该申请,后公安机关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撤销了该行政许可
    • D、王某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取得开办宾馆的行政许可而贿赂公安机关民警白某,后王某的许可证被依法撤销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对谁可以依法暂予监外执行?()

    • A、张某和王某
    • B、王某和李某
    • C、李某和赵某
    • D、张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李某(16周岁)诈骗王某现金200元,后被查获。在公安机关调查该案时,李某交代其5个月前曾吸食毒品被处以行政拘留(未执行)。对本案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A、因李某系未成年人,对其应从轻处罚
    • B、公安机关对于李某诈骗的200元应予以追缴
    • C、200元属于违法所得,追缴后应返还王某
    • D、因李某未满18周岁,对其应不执行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情形中,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刑罚的是()。

    • A、张某因生产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金
    • B、王某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
    • C、李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管制
    • D、赵某被剥夺政治权利

    正确答案:B,D

  • 第20题:

    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以下关于收缴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在其住处检查时扣押王某购买的用于吸食的少量毒品,毒品的鉴定意见作出后,公安机关依法将上述毒品予以收缴
    • B、张某(13周岁)携带一把弹簧刀(管制刀具)进入网吧上网,后被例行检查的人民警察查获,由于张某不满14周岁,公安机关仅对其携带的弹簧刀予以收缴
    • C、李某盗窃他人手机一部(价值300元人民币),并将该手机以100元的价格卖给手机维修店,在回家途中被人民警察抓获。公安机关在对李某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同时对李某销售该手机获得的100元人民币予以收缴
    • D、赵某与其他三人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赌博(尚未构成犯罪),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公安机关在对赵某等人依法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同时收缴赌资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李某(19周岁)与王某(15周岁)因琐事结伙将张某打伤,尚不够刑事处罚。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原件送达张某
    • B、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 C、对王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对王某、李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将王某和李某送拘留所执行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李某殴打张某,在办理该治安案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有李某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处罚决定
    • B、仅有张某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处罚决定
    • C、有张某的陈述、李某的陈述、证人王某的证言、张某的伤情诊断证明,但李某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 D、李某不交代自己的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不能作出处罚决定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陈某,其强制隔离戒毒的时间连续计算的情形有()。

    • A、被依法收监执行拘役
    • B、被依法劳动教养
    • C、被依法刑事拘留
    • D、被依法逮捕

    正确答案:A,B,C,D

  • 第24题:

    单选题
    初中生王某因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某不可继续回学校读书

    B

    学校可以取消王某的学籍

    C

    王某只能够到工读学校就读

    D

    王某可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