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马克思指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这论断表明
A.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废除和压制人们的自由
B.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
C.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D.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第2题:
第3题:
在缅甸,老虎、缅甸蟒、大象等野生动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要购买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第4题:
5-6岁幼儿能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
第5题:
哪项对于法律的理想是不正确的?()
第6题:
当人们因亲人自杀而失去某人时,通常人们会更难理解或接受死亡的事实。人们会常有以下哪些想法?()
第7题: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第8题:
()对“法治”作了比较完整的阐述,他把“法治”定义为“良法之治”,即:法律得到人们普遍有效的遵从;同时,被人们所普遍遵守的法律反映并保护公民的共同利益。
第9题:
一旦自然人具有某国国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废除和压制人们的自由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第11题: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法律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法律需要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法律需要被信仰
第12题:
马良想让追捕他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因此建了假坟
马良在逃跑时不小心跌下山崖,人们以为他摔死了
马良想要和人们开一个玩笑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真假笔斗》一章中,马良被当成冒充马良的骗子押走了,人们骂他、打他,他却没有感到委屈,为什么?()
第16题:
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
第17题:
野生动物受什么法律保护?
第18题:
马良还活着,可为什么他的“坟墓”却建好了?()
第19题:
下列属于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法学观点的是()。
第2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和禁猎(渔)区、禁猎(渔)期内,禁止猎捕以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21题:
自然权利
国家权力
政府权力
社会权利
第22题:
第23题:
珍爱生命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
珍惜生命
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