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为了使不同的MAC层的操作能够相互配合。设置的四种IFS周期为优先级的设置,为需要QoS的一些服务,如时间限制等应用提供了实现的途径。每次传输完成之后,所有需要发送数据的终端都必须根据它们的信息帧的优先级等待四种IFS周期的一种。
更多“IEEE802.11为什么要设置分组传输的帧间间隔(IFS)? ”相关问题
  • 第1题:

    无线局域网中,ACK帧使用的帧间间隔是

    A.DIFS

    B.PIFS

    C.SIFS

    D.IFS


    SIFS

  • 第2题:

    作业题1 请详细解释IEEE 802.11标准中使用3种不同的帧间间隔的原因。


    C

  • 第3题:

    请详细解释IEEE 802.11标准中使用3种不同的帧间间隔的原因。


    C 解析:IEEE 802.3标准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即CSMA/CD(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该控制方式是让整个网络上的主机都以竞争的方式宋抢夺传送数据的权利,工作过程为:首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如果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开始发送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检测,方法是边发送边接收,并将收、发信息相比较,若结果不同,表明发送的信息遇到碰撞,于是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阻塞信号,通知信道上各站冲突已发生。已发出信息的各站收到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等待时间最短的站将重新获得信道,可重新发送。在CSMA/CD中,当检测到冲突并发出阻塞信号后,为了降低再次冲突概率,需要等待一个退避时间。退避算法有许多种,常用的一种通用退避算法称为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IEEE 802.3标准目前主要包括3种类型:IEEE 802.3中定义的标准局域网,速度为 10Mb/s,传输介质为细同轴电缆;IEEE 802.3u中定义的快速以太网,速度为100Mb/s,传输介质为双绞线;IEEE 802.3z中定义的千兆以太网,速度为1000Mb/s,传输介质为光纤或双绞线。

  • 第4题:

    IEEE802.11标准规定的帧间间隔中,优先级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A.SIFS,DIFS

    B.SIFS,PIFS

    C.DIFS,SIFS

    D.PIFS,DIFS


    SIFS,DIFS

  • 第5题:

    37、对于异步传输帧同步技术,字符间可以留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1000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