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生代诗歌” 名词解释”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所采用。

    • A、“复出的诗人”
    • B、“朦胧诗人”
    • C、“新生代诗人”
    • D、“九叶诗人”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 A、朦胧诗
    • B、新生代诗
    • C、新体诗
    • D、归来的诗

    正确答案:A

  • 第3题:

    1986年10月由《诗歌报》和( )共同举办的“1986年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被看作是“朦胧诗”过渡到“新生代”的标志。


    正确答案:深圳青年报

  • 第4题:

    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不再先锋。


    正确答案:韩冬;朦胧诗

  •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诗歌的四重意义

    正确答案: 诗人但丁在《致斯加拉亲王书》中沿用克雷芒和奥列金的解经理论,提出“诗歌的四重意义说”即“字面的”、“讽喻的”、“道德的”和“神秘的”,并将神学家的象征理论移植到文学作品的解读中,用以解释《神曲》的主题。全书的主题,仅就字面意义上说不外是„灵魂死后的情况‟,若从讽喻的意义来了解这部作品,它的主题便是„人‟,由他自由意志之选择,照其功或过,应得到正义的赏或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诗歌的“三美”

    正确答案: 诗歌的“三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

    朦胧诗

    B

    新生代诗

    C

    新体诗

    D

    归来的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哪些诗人所采用()
    A

    “复出的诗人”

    B

    “朦胧诗人”

    C

    “新生代诗人”

    D

    “九叶诗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新生代小说

    正确答案: 也称90年代新生代小说,包括毕飞宇、鲁羊、朱文、韩东、陈染、林白、邱华栋、东西等90年代成名,被评论界称为新状态作家的创作。2有三种写作类型:哲学型,私语型和写实型。2它是90年代边缘化语境的产物,也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和延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新生代诗歌


    正确答案:被称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新生代诗歌”又称“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当代实验诗”等;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他们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具有非英雄和非崇高、荒谬感和随意性、非修辞和口语化等特点;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等;他们的诗歌体现出来的“平民化”和“私人化”倾向,张扬了“个人话语”和“私人感觉”的合理性,也暴露了远离史诗意识的诗歌创作在意义上的缺失。

  • 第11题:

    1986年10月由《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共同举办的“1986年( )群体大展”,被看作是“朦胧诗”过渡到“新生代”的标志。


    正确答案:中国现代诗

  • 第12题:

    新时期的诗歌中,常常使用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象征、反意象、语言膨胀等手法进行创作的诗人群体是()

    • A、朦胧诗派
    • B、九叶派
    • C、七月派
    • D、新生代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名词解释题
    少年诗歌

    正确答案: 少年用自己的妙语佳言,在风趣、幽默的话语中蕴藏着妙趣横生的机智和哲理的长短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名词解释题
    英国诗歌之父

    正确答案: 是对诞生于14世纪的英国杰出诗人乔叟的尊称。乔叟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写爱情和婚姻问题,也讽刺僧侣的虚伪和欺骗,揭露教会对人民的压迫。在语言上采用伦敦方言写作,首创后来在英国诗歌中最通用的诗体――“双韵体”。其代表作为诗体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名词解释题
    具体派诗歌

    正确答案: 二战后西的文学潮流:其主张通过利用诗歌语言对完全未经雕琢的现实的描绘,使读者和观众成为文学和政治上自觉的行为主体。但其后果却是对传统语言的摧毁和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名词解释题
    诗歌

    正确答案: 通过精练、形象、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载。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感染、启迪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填空题
    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不再先锋。

    正确答案: 韩冬,朦胧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名词解释题
    新生代诗歌

    正确答案: 被称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新生代诗歌”又称“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当代实验诗”等;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他们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具有非英雄和非崇高、荒谬感和随意性、非修辞和口语化等特点;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等;他们的诗歌体现出来的“平民化”和“私人化”倾向,张扬了“个人话语”和“私人感觉”的合理性,也暴露了远离史诗意识的诗歌创作在意义上的缺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