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控制设计法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步,在任何一步之内,各输出量的状态不同。
第1题:
顺序式量表(如李克特量表)。是将每一个问题分为若干个不同程度的答案,每一个答案作为一个数字对应点。()
第2题:
在任何一步之内,各输出量的ON/OFF状态不变。()
第3题:
DCS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
裕度
略
第4题:
现代汽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按其控制的内容和控制功能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个控制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各自()、又(),它们均由()装置、()和()三部分组成。
第5题:
任何指令周期的第一步必定是()周期。
第6题:
在一个设计得很好的系统中,模块的控制域应该在作用域之内。
第7题:
在设计较为复杂的程序时,为了保证程序逻辑的正确以及程序的易读性,常将一个控制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均设立一个控制标志,用一个内部继电器R表示,这样的继电器称为()。
第8题:
顺序功能图控制设计法则是用输入量X控制代表各种步的编程元件(如内部存储器R),再用它们控制输出量Y,步是根据输出量Y的状态划分的,R与Y之间具有很简单的()逻辑关系,输出电路的设计极为简单。
第9题:
层次化存储系统是指根据容量和()的不同将存储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
第10题: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
第11题:
取数据
取指令
取状态
取程序
第12题:
步
阶
相
部
第13题:
顺序式量表(李克特量表)。是将每一个问题分为若干个不同程度的答案,每一个答案作为一个数字对应点。()
第14题:
将系统的一个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
第15题:
功能流程图是根据控制思想,工艺过程,输出量得状态变化,将一个工作周期划为若干顺序相连的步,在任何一步内,输出量ON/OFF状态(),但是相邻的两步输出量是不同的。与控制过程的初始状态相对应的步称为()
第16题:
STEP 7中的()对顺序控制的编程非常方便,在这种语言中,工艺过程被划分为若干个顺序出现的步。
第17题:
任何一个顺序控制动作可分解若干步骤,每一步就是控制过程中的一个状态,所以顺序控制动作流程也称为()。
第18题:
自上而下,由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然后一步步设计实现的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
第19题:
在顺序功能图中,只有当某一步的前级步是活动步时,该步才有可能变成活动步。必须用初始化脉冲如R9013等作为转换条件,将()预置为活动步,否则因顺序功能图中没有活动步,系统将无法工作。
第20题:
顺序控制设计法是以步而论,一步一步设计下去,一步一步修改调试,直至完成整个程序的设计,所以,顺序控制设计法通常又叫做()。
第21题:
任何一个顺序控制过程都可分解为若干个步骤,每一工步就是控制过程中的一个状态,所以顺序控制的动作流程也称为()。
第22题:
顺序功能图中的()是必不可少的,尽管这一步可以没有什么输出处于ON状态,但如果没有该步,无法表示系统的初始状态,系统也无法返回停止状态。
第23题:
工作速度
制造材料
访问方式
接口
第24题:
按用户书写的作业控制说明书的规定控制作业执行
按系统确定的顺序控制作业的执行
允许不同的作业可以有不同的作业步顺序
允许用户任意变更作业步的执行顺序
在一个作业步执行结束后再取下一个作业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