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成本理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第1题:
A、绝对成本
B、要素禀赋
C、相互需求
D、比较成本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将技术创新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包括()
第5题:
下列关于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6题:
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的流向的理论是()
第7题: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学说是()。
第8题:
穆勒对李嘉图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于()。
第9题:
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会使双方获得收益,该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第10题:
相对成本优势
绝对成本优势
国际分工
自然资源优势
第11题:
比较成本论
相互需求论
要素禀赋论
技术差距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12题:
指出了国际贸易中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确定了两国物品相互交换的比例的上下限
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国家
利用机会成本等分析方法说明了比较优势的思想
第13题: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通常按照绝对成本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
第17题:
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第18题: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比较”的涵义是()。
第19题: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但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第20题:
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会使双方获得收益,该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第21题:
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的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
第22题: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第23题: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第24题:
绝对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动态比较成本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