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10个元素散列到100000个单元的散列表中,则不会产生冲突
第1题:
设线性表(59,53,46,48,37,31,25)采用散列(Hash)法进行存储和查找,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7(MOD表示整除取余运算)。若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即将相互冲突的元素存储在同一个单链表中)构造散列表,则散列表中与哈希地址 (38) 对应的单链表最长。
A.2
B.3
C.4
D.6
第2题:
已知一个线性表(16,25,35,43,51,62,87,93),采用散列函数H(Key)=Key mod 7将元素散列到表长为9的散列表中。若采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顺序地探查可用存储单元),则在所构造的哈希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60)(为确定记录在查找表中的位置,需和给定关键字值进行比较的次数的期望值,称为查找算法在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A.(8×1)/8
B.(8×1)/9
C.(5×1+2+3+6)/8
D.(5×1+2+3+6)/9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假设n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把这些关键字散列到一个散列表中,则进行的探测次数是()。
第6题:
设散列表表长m=14,散列函数H(k)=kmod11。表中已有15、38、61、84四个元素,如果用线性探侧法处理冲突,则元素49的存储地址是()。
第7题:
散列表中由于散列到同一个地址而引起的“堆积”现象,是由()
第8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里,散列表的地址区间为0-17,散列函数为H(K)=Kmod17。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并将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依次存储到散列表中。则元素59存放在散列表中的地址是()
第9题:
同义词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
非同义词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
同义词之间或非同义词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
散列表“溢出”引起的
第10题:
散列表长度
散列元素个数
装填因子
处理冲突方法
第11题:
9
11
10
8
第12题:
8
9
10
11
第13题:
● 已知一个线性表(16, 25, 35, 43, 51, 62, 87, 93),采用散列函数H(Key)=Key mod 7将元素散列到表长为9的散列表中。若采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顺序地探查可用存储单元),则构造的哈希表为 (57) ,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58) (为确定记录在查找表中的位置,需和给定关键字值进行比较的次数的期望值称为查找算法在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第14题:
对于关键码序列(54,34,5,14,50,36,47,83),用链地址法(或拉链法)解决冲突构造散列表(即将冲突的元素存储在同一个单链表中,单链表的头指针存入散列地址对应的单元),设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7(MOD表示整除取余运算),则构造散列表时冲突次数最多的哈希单元的地址是( )。
A.0 B.1 C.5 D.6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在散列查找中,平均查找长度主要与()有关。
第18题:
当装填因子小于1时,向散列表中存储元素时不会引起冲突。
第19题:
将10个元素散列到100000个单元的哈希表中,则()产生冲突。
第20题:
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α<1,则可避免冲突的产生。
第21题:
0
1
2
3
4
5
6
7
第22题:
n-1
n
n+1
n(n-1)/2
第23题:
一定会
一定不会
仍可能会
以上都不对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