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从酸性岩到超基性岩,SiO2含量逐渐减小,FeO、MgO含量逐渐增加,K2O、Na2O含量逐渐减少。
第1题:
铁矿石的品位指的是()。
第2题:
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分为()。
第3题:
根据SiO2含量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酸性岩三大类。()
第4题:
按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类。
第5题:
岩浆岩的分类主要是以()为依据的。
第6题:
AC032,SiO2含量高、富含石英和长石、暗色矿物含量少的岩浆岩属于()。
第7题:
基性岩的SiO2含量高于酸性岩。
第8题:
从白玉经青白玉至青玉,其FeO含量()。
第9题:
酸性岩
中性岩
基性岩
超基性岩
第10题:
酸性岩
花岗岩
中性岩
基性岩
超基性岩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岩浆岩按SiO2含量的多少分为五类,即超基性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和碱性岩类。
第14题:
提高渣中MgO含量,可增加渣中K2O、Na2O活度,故渣中MgO增加,不利于高炉排碱。
第15题:
按岩浆岩中的()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第16题:
根据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可把岩浆岩分成()、基性岩()和酸性岩,其中基性岩中SiO2的含量为()。超
第17题:
烤烟同一叶片烟碱含量,自叶基到叶尖:烟碱含量逐渐();自支脉到主脉:烟碱含量逐渐()。
第18题:
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及不含()为特征,超镁铁质岩以镁铁矿物含量()而命名。
第19题:
岩浆岩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第20题:
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
脂肪含量逐渐增加
乳糖含量逐渐增加
IgA逐渐下降
β-胡萝卜素下降
第21题: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暗色矿物随着FeO、MgO含量减少增加
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斜长石由基性变为酸性,钾长石含量逐渐减少。
随SiO2饱和度增加,石英从无到有,当SiO2达到过饱和时可出现大量石英。
随着碱质(K2O、Na2O)含量的减小,出现碱性长石、副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