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我国第二阶段课程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编制的,编制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面向”
B、“三育两有”
C、我国的《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第2题:
第3题: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就是( )。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第4题:
第5题:
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
第6题:
()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
第7题:
广义的保育就是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促使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
第8题:
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教育主要经历了哪几种职能变化()。
第9题:
第10题:
教育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教育模式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教育
教学
德育
智育
第13题:
A、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B、教育是指个体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C、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总是好的
D、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
第14题:
A、个体的社会化
B、社会性发展
C、社会的个性化
D、个性化发展
第15题:
第16题:
如何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看待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主义教育及其与资本主义教育联系:两种教育相互吸收先进的经验,相互借鉴,彼此学习,相互影响。
区别:教育第一次从剥削、统治人的工具变为消灭和压迫的历史任务的工具。教育具有人民性。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第一次从社会制度上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两大功能的协调提供条件。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校外教育的一致性。
略
第17题: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和()的实践活动。
第18题: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教育是发展个体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
第19题: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叫做()
第20题:
行政学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第21题:
第22题:
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
实践活动
生产劳动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