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第2题:
王某在公园捡回一只流浪猫,便抱回家饲养,并为其注射了防病疫苗,后来流浪猫被其原主人李某发现并要求抱回,则王某( )。
A.只能要求李某偿还其为流浪猫注射疫苗的费用
B.只能要求李某偿还其因饲养流浪猫所花的费用
C.可以拒绝交还该流浪猫
D.可以要求李某偿还养护流浪猫所支付的必要费用
第3题:
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 那个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从上述话中,对于那个伟大的“偶 然”。我们如何理解( )。 #
A.只能被“发现”,不能被“看见” B.可能被“看见”,但不能被“发现” C.一旦被“发现”,就会取得成功 D.即使“看见”了,也可能被放过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眼睛像一只猫,尾巴像一只猫,但是它不是猫。它是什么呢?
第7题:
分析马凡陀的山歌《一只猫》:军阀时代:水龙,刀/还政于民:枪连炮/镇压学生毒辣狠/看见洋人一只猫/妙呜妙呜,要要要!
第8题:
被狗咬过的人,后来看到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 )
第9题: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惊恐发作
抑郁症
恐惧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10题: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财富效应
第11题:
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
黄色雌猫和黑色雄猫
黄色雌猫和虎斑色雄猫
黑色雌猫和虎斑色雄猫
第12题:
第13题:
曾经被一只猫咬过的人,后来看见毛茸茸的小动物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__________。
第14题:
华生曾用白兔对一个9个月大的孩子做过一项恐惧形成实验,实验后这个孩子一看见白兔就害怕,后来甚至看见圣诞老人的自胡子也害怕,此现象称为( )
A.消退
B.泛化
C.分化
D.抑制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女,22岁。幼时被狗惊吓后,看见狗即胸闷、心慌、全身紧张,远远看见狗即绕道行走,近1年发展至看见毛茸茸玩具也出现肌肉紧张、胸闷、濒死感。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8题:
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体现的是()。
第19题:
小亮每次看到白色毛茸茸的物体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心跳过快,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亮的症状属于()
第20题:
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Bb的猫,依次是黄色,黑色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黑色雄猫交配,生下一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为()
第21题:
第22题:
刺激泛化
刺激分化
刺激获得
刺激消退
第23题:
刺激泛化
刺激分化
刺激恐惧
刺激评价
第24题:
获得
消退
刺激泛化
中性刺激
刺激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