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1949年()进行了著名的“猴子实验”以研究学习迁移问题,提出了学习定式说。
第3题:
()用迷箱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先后用过鱼、小鸡、猫、狗及猴子等作为实验对象,发现它们的学习过程都是遵循“尝试与错误”的方式进行的。
第4题:
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第5题:
桑代克最著名的研究是关于()的实验。
第6题:
桑代克进行的著名迷箱实验所用的实验对象是()
第7题:
桑代克进行的著名的迷箱实验所用的实验对象是()
第8题:
白鼠
狗
猴子
猫
第9题:
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认知同化过程
产生顿悟的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
第10题:
华生
巴甫洛夫
桑代克
斯金纳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桑代克著名的实验是猫打开迷箱的实验。
第15题: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是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著名实验之一。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W动作逃出笼外。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第16题:
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的苏联著名生理学家是()。
第17题:
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 )
第18题:
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实验的设计者为()。
第19题:
白鼠
狗
猴子
猫
第20题:
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过程
产生顿悟的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
第21题:
巴甫洛夫
桑代克
斯金纳
班杜拉
第22题:
桑代克
贾德
苛勒
哈洛
第23题:
猫
鱼
猴子
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