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第2题:
德育过程和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第3题:
在道德行为方面,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
A、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或犯罪行为
B、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品德问题
C、意志薄弱,言行不能统一
D、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形成不良习惯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试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第8题:
品德不良学生有哪些特点?
第9题:
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有哪些方法?
第10题:
第11题:
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学生品德形成的范畴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第12题:
第13题: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是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唯一原因。( )
第14题:
试述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措施。
第15题:
行为评价法是指班主任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优良思想品德和存在的不良思想品德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和巩固,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第16题:
教师可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第17题:
第18题:
以下对德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学生的品德类型可以分为()、()和品德不良型。
第20题: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第21题:
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第22题:
第23题:
家庭的不良教育
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社会的消极影响
学生的心理因素
学生的生理因素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