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实践基础,一两次的道德行为就能形成某种品质。
A对
B错
第3题: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是道德行为。
第4题:
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第6题:
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指的是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第7题:
教师道德品质和教师道德行为是紧密相连的,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道德行为。
第8题: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
第9题: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第10题:
情景与教育
年龄大小
学业成绩
家庭背景
第11题: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第12题:
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
第13题:
第14题: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是道德行为。
A对
B错
第15题:
格赛尔认为,年龄是儿童发展变化的原因。
第16题:
下列有关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7题: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说明,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道德品质。
第18题:
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也会形成相应的个人良心。畏惧之心主要是哪个年龄阶段?()
第19题:
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第20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第21题: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实践基础,一两次的道德行为就能形成某种品质。
第22题:
知情意这三个心理成分都应得到相应发展
道德品质的各心理成分的培养有着严格的、特定的顺序
通过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间能形成稳固的联系
道德品质是年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经验的综合结果
第23题:
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第24题: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
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