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第2题:
一次测试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出现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错误,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试属于( )。A.安置性测试B.形成性测试C.诊断性测试D.总结性测试
第3题:
第4题:
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第5题:
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第6题:
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中,加减法运算时,他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依()为根据;乘除法运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依()为根据。
第7题: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第8题: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服务的。
第9题:
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初始性评价
第10题:
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第11题:
学能测验
成就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
第12题:
成绩测验
水平测验
诊断性测验
安置性测验
第13题:
A.形成性测验
B.终结性测验
C.准备性评价
D.标准化测验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而对学生进行的测验属于()。
第17题: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第18题:
教师自制一个测验——带幼儿参观理发店,然后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幼儿的观察力做出评价。这种方式属于( )。
第19题:
一些学生在考试前常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
第20题:
教师讲完“了”的用法后出一些题目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第21题:
教育目的
教师和学生
特定的教学
当前工作
第22题:
安置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总结性测验
第23题:
安置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总结性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