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述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第2题:
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第3题:
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说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重要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智力发展理论为重点,涉及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阶段特点和智力的本质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儿童的行为是先天的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正是在先天遗传结构或图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而获得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智力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经验、社会互动、平衡作用。其中成熟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智力是否得到发展,还要看后天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比较简单,是儿童操作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而获得的,它只有经过同化,才能进入儿童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发展。数理逻辑经验是儿童经过内在活动所获得的概念,而非来自物体表面的知识,它超越了物理经验,是儿童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基础。社会互动泛指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关系、教育和语言的运用。它使人类与其他动物有所差别。平衡作用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系统,负责协调成熟、经验和社会互动,它是个体与外界相互调适的状态,是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是认知发展的必经历程。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乃是认知结构不断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渐进的、阶段性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皮亚杰将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与课程的重要启示主要表现在:
(1)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
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儿童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按照皮亚杰的话说,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能做新事,有创造能力和发明兴趣,而不在于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的批评性,具有求证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由此可见,皮亚杰认为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
(2)课程设计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
皮亚杰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智力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如2—7岁为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发展了符号表征功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直接推理,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产生了同一性特征,但自我中心现象还比较严重等。为2—7岁儿童设计课程,就必须考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特点,使不同的阶段都能得到顺利的过渡,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不应明显超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第二,所设计的课程应具有衔接性,前一阶段应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应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第三,设计课程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具体而抽象。
(3)课程组织与实施时应注意的方面
第一,多创设可供幼儿活动的物质环境。
第二,充分利用图画、图表等辅助阅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三,重视语言教学的功能。
(4)重视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5)培养幼儿互助、合作、互尊等,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6)正确运用认知冲突原理,强调自我调节的平衡作用,发展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
(7)课程设计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
略
第7题:
试述布鲁纳认知—发现说的教学观。
第8题: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赞科夫认为()。
第9题:
联系教学实际,试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10题:
第11题:
多层智力观
“最近发展区”
情感智力
认知结构主义
第12题:
第13题: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14题:
简述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试述口语交际教学与读写教学的关系。
口语交际与读写同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有机地统一于语文教学之中。口语交际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读写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它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书面语言,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丧失生命力。书面语言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口语交际运用口语,读写运用书面语,因而,口语交际与读写既有区别,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人们学习语言,通常是以听、说开始,在口语交际中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然后学习读写,提高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来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发展,读写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与读写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正确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相得益彰,使口语和书面语和谐一致地得到发展。
(一)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1.口语交际教学对阅读教学的促进口语交际影响着阅读,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一,口语交际需要一定的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靠阅读获得。
其二,口语交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感提高了,阅读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其三,口语交际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其四,口语交际教学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就课文内容进行即兴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这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活跃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体会感情,使阅读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2.阅读教学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促进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进其口语交际能力。
其一,阅读教学为口语交际提供内容。课文及其他内容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材料,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了共同的交流基础。
其二,阅读就是理解原文,进行思考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意味着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一能力能促使说话明晰完整,有条理,有逻辑。
其三,阅读课文为口语交际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语言的鉴别能力和感受能力,学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使口语交际更准确得体,富有表现力。其四,阅读教学给口语交际提供了大量练习和指导的机会,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安排口语交际练习,如朗读、复述、口头答问、口头质疑、讨论等,对此进行必要的指导,可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3.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我们不应把口语交际教学看做孤立的形式,而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可通过对范文的朗读、复述、答问、讨论等形式,品味文章蕴涵的情感,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样,口语交际教学也可通过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对话、讨论、辩论、演讲等,使学生加深对阅读课文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及时调整表达的内容
(二)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1.口语交际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促进。口语交际中的说话是写作的基础,把要说的话写成文字,就是文章。如果话说得通顺明白,有条有理,写作也就通顺有条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其一,口语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库存,在口语交际中博采口语,从中吸取养料,可以丰富语言,改变写作中语言干瘪乏味的弊病。
其二,减少写作困难。写作前,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地说给大家听,由同学和老师评论,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经过自己口说,大家提意见,动笔写作时,心里有谱,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就会提高。
其三,开拓写作思路。写作前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可以帮助大家明确题意,活跃思维,理清思绪,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提高写好作文的信心。
其四,便于指导。口语交际不仅有学生的交流,而且师生互动,这就给教师反馈了信息。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针对写作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指导,也可根据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
2.写作教学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促进。写作比说话更严密,为说话提供了凭借,对口语交际起着提高和完美的作用。
其一,写作可为口语交际作准备,让学生写些自己喜欢写的东西,轻松愉快地积累口语交际的材料,写得越多,口语交际的素材就越丰富,也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其二,写作可以降低口语交际的难度。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较差,“口讷讷不能言”,可以写导说,通过对有关内容的写作,整理思想,使口语交际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来,让学生怎么写就怎么说,将书面表达转换为口头表达,口语交际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其三,写作需要思考,要求写出来的文章明白、完整、有条理,这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和效果,使说话有条理、连贯和完整。也就是说,写作对口语表述有理清思路,确立观点,明晰层次,突出中心的作用,具有对思维周密细致的强化作用。其四,写作的语言一般经过斟酌,用语注重准确生动,这可以影响到口语表述,使其更规范、简练。
3.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说话与写作在表达目的、内容、构思、词语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说是写的基础,写可以看做把说的话写出来,写和说不能割裂开来。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可以先说后写,以说促写。如在写作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可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在写作前,教师讲授一些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就是听力训练。写作课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立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经常进行口头作文,让学生有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口头表达,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语言丰富了,将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就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此外,也可以是写了再说,以写带说。如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习作讲评,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习作和有毛病的文章念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优劣,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缺点,再由学生口头发表意见,进行评议修改,这就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如召开辩论会、演讲会,可让学生先写好发言稿再参加。由于写得认真,语言准确生动,条理清楚,结构紧凑,这就使“说”有质量,提高了“说”的水平。同时,如果依据写的内容说得不明白,听得不顺耳,那就说明“写”有问题,需要进行修改。
略
第19题:
试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第20题: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始终并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要落后在发展的后面,由此他提出了()理论。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